养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姚秦川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0期(总第3915期) 导报三版

几天前,带着女儿打算去超市买学生用品。走到半路上,碰到以前的一个同事,她带着自己5岁的儿子准备参加一个书法培训。小家伙看到我后,一点也不认生,先是欢快地叫了一声“叔叔”,随后,他又跑到女儿身边,踮起脚想要抢女儿手中拿着的手机。

小家伙可爱的样子逗得我差点笑出声来,不承想,同事却立即严厉地制止了儿子的行为,最后有些无奈地向我抱怨:“孩子实在太不听话了,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批评教育,但他好像就是改不了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我听后摇摇头,微笑着对同事说道:“男孩子调皮一点也无所谓,不用太往心里去,等慢慢长大后,自然会听话懂事。”同事听后叹息一声:“话虽这样说,可我还是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既不用操太多的心,又讨大人的喜欢,多好!”

和同事分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女儿忽然一本正经地问我:“爸爸,你喜欢听话的孩子,还是喜欢不听话的孩子?”显然,女儿刚才将我说给同事的话全记在了心里。在心里思忖了一下后,我认真地对女儿说道:“听话的孩子当然大家都喜欢,不过,不听话的孩子并不代表他们不好,只是一些爸爸妈妈,没有发现他们孩子可爱、听话的一面。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秀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的回答女儿听明白了没,不过她并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忽然想起表弟家的孩子涛涛。涛涛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导下长大,从来不和父母顶嘴。然而上了小学一年级后,老师告诉表弟,涛涛在学校里非常内向,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下课后不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涛涛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害怕自己答错挨老师批评,也害怕同学们说自己胆小。”

一天,表弟有些无奈地对我说,孩子虽然听话,但却不善于提问题、提要求,因为他总怕自己被对方拒绝。“看来,孩子还是调皮一些比较好。”表弟最后深有感触地表示。听了表弟的话后,我想到自己以前不知在哪看到的这样一句话:“过分听话的教育,你养大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复制你的思想、执行你的指令的木头人。”

所以,有可能的话,我们养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吧。“不听话”并不代表他们不乖,更不代表他们就是大家眼里的坏孩子。虽然他们身上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小缺点,但是,他们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同时,也能主动思考问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些,可能是一些“听话”的孩子身上所不具备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