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3期(总第3918期) 导报一版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李兰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要积极引导父母重视孩子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育、卫健等部门可联合科研院校、心理学会、行业协会等机构搭建国家级权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编写家庭心理教育指导手册,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指导培训,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鼓励加强亲子沟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 赵玉芳

家校协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

学校能够长期系统、科学地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但难以精准进行个体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缺少专业性与系统性,但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学校与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方面的作用无法相互替代,但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家校应当协同构建更加牢固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屏障。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郭媛媛

建立全国家庭教育公共平台

“零培训”上岗的家长们,普遍面临“道理都懂,可不知怎么做”的困境,对孩子简单粗暴的管教加剧了家庭矛盾。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要形成合力,建设全国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解决家长痛点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用好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各级妇联、家庭教育学会、社区和学校等渠道,让服务平台有关服务精准、有效触达家长。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 王旭

激发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

孩子没有差距,只有差异。尊重差异,相信孩子,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潜能和梦想,才能鼓舞每一个孩子。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积极引导和栽培。学校一边连着万家灯火,一边连着民族和未来,让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家庭充满希望,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充满希望,这就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 倪闽景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很多家长会问,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大科学家?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有三个共同的特质:第一,很自主,有行动力;第二,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第三,特别有韧性,能坚持。无论孩子成绩好坏,都应该培养这三种素养,这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本报综合整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