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
我是一位在国外教汉语的老师。
“张老师,这是您的新年信件。”
那天,学生会的一个学生递给我一张淡蓝色背景的写有我名字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学生们的留言。
“新年快乐!”
“您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谢谢您教导我!”
“我爱您!”
“请少留一点作业,我最爱您了!”
其中有一条留言下面附了很多赞同的声音,那条留言是:“好想吃饺子啊!您什么时候再带我们做饺子吃?”后面是一连串“+1”和学生的名字。
还有留言说:“我最喜欢的中国食物是饺子,上次吃饺子是3年前了。老师您带我们做饺子吧!”
看完信,我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这些孩子,变着法儿地让老师上美食课呢。唉!课时这么紧,学习内容都还得赶进度,还是算了吧。
收到信的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好几个学生在教室门口等着我。一看到我,他们就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我:“老师,您收到我们写给您的信了吗?”
“收到了!我很感动,谢谢你们说我是你们最喜欢的老师。”
“还有呢?您看完了吗?”
“看完了呀!”
“您难道没有看到我们的心愿吗?您什么时候再带我们包饺子?”
“课时很紧张,我们得专注学习。”
“包饺子也是学习呀!我还记得怎么用中文说‘饺子、猪肉、白菜、小笼包’。”
学生们都是对外汉语的初级学生,难得他们还记得这么多词汇。也是,食物的味道最是刻骨铭心,更何况在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也是他们人生中难得的经历。
其他几个学生也起哄说:“3年前,你还教我们做了饺子,那是我最喜欢的中国食物。”
“您说过,过年吃饺子,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人一起吃饺子,我们都记得呢!”
“那说的是农历大年三十,不是我们现在用的阳历。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来的,以前老师讲过了呀!”我无奈地说道。
“是的,农历、中国新年。我觉得您还可以再讲一遍关于中国新年的知识,这次我们一定好好学,然后,你就奖励我们包饺子,我们这次一定会记得特别清楚。”
“先上课,包饺子的事情容我考虑考虑。”
上完课之后,我和中文部的邱老师聊起了这件事。邱老师说:“连荀子都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食物的味道最是让人记忆犹新,由此产生的文化联系也会让他们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教授语言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文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中文这一门语言。带他们包饺子,讲一讲中国农历新年的相关知识,也是一堂不错的语言课。”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几堂课我们学习了跟饺子相关的词语、句子、文化知识以及做饺子的步骤。周五的课,就由学生亲自上阵和面、擀皮、包饺子和吃饺子。
课后,学生们都告诉我,饺子是他们最喜欢的中国食物,这堂课也是最有意思的一堂课。他们还说会回家跟爸爸妈妈分享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他们还可以教爸爸妈妈怎么包饺子。
这个星期包饺子的课程让大家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快速地掌握了学习目标。
因为亲身体验过、感受过,所以才会更加铭记在心。由此看来,让学生们身体力行,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多年后,孩子们回忆往事,一定还会记得这堂特殊的“饺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