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油站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9期(总第3924期) 导报一版

为帮助家长增强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能力,《教育导报·家教周刊》联合新华文轩“优学优教”公众号推出“父母‘家’油站”栏目,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做客访谈,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进行解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实用的家庭教育技能。

本期专家

南充高级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 魏扬

如何帮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

在团体中,受欢迎的孩子大多表现出得体、自信、谦逊、稳重的特质,这些孩子的共性是阳光大气、尊重他人、维护集体、包容心强、做事落落大方。相反,那些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孩子,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表现冷漠,集体事务不主动,甚至推诿,怕吃苦,这类孩子在集体中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位置,从而成为集体中的边缘人物;还有一类是看似外向,却自信心爆棚,稍有成绩就目中无人,从内心瞧不起别人,这类孩子往往会成为同伴中受排挤的对象,进而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当孩子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及时纠正和引导,他们很容易在孤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严重的还会引发心理问题。

和谐的人际关系,绝不是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可以建立的,而是孩子在长期自由交往、平等对话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很关键。比如,幼儿阶段的孩子往往会以分享、交换或赠送玩具的方式来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接纳与正确引导,而不是过度参与,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责怪孩子,或者比较交换是否值得,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当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不要急于插手,也不可指责、讽刺孩子,更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孩子去指责别人,应在客观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孩子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父母应教给孩子哪些交往技能?

想让孩子成为团队里受欢迎的人,家长要有大气、沉稳的性格,在家里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这会给孩子良好的示范,让孩子体会到尊重和被尊重带来的角色感受。同时,要引导孩子有爱心、有慈善之心,让帮助别人成为一种自然状态,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其实,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实现。比如,用餐时对服务员表达感谢,接过街边人发的传单等,都是爱心教育的好时机。

家长还要教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孩子持有宽容、理解的心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主动担当的品质。这样,孩子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才会自然地去提供帮助。而这样的训练要从家庭内部开始,让孩子在家庭对话中不断地学习,进而在朋友聚会等场合与更多的人交流,实现沟通能力的提升。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取得的成绩是赞美,而不是嫉妒,对于别人出现的错误可以善意地提醒,而不是嘲讽,更不能落井下石。

社交能力、沟通能力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硬技能,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处理问题,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教育导报”视频号)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