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到“!”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六(9)班 陈屿墨

《教育导报》
2024年第33期(总第3928期) 导报四版

又到了举办足球、篮球比赛的日子,按学校的老规矩,先打篮球赛,再踢足球赛。可我对篮球一点也不感兴趣——就我们班那水平,还能怎样?肯定进不了前三。

很快,比赛开始了,场上激烈对战着,观众们也都热血沸腾,场面十分热闹。我却背对着球场,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玩着桌游。球场上比赛打得激烈,人们的喊声也愈加高亢,我却两耳不闻“局”外事,指挥着游戏里的人物四处厮杀。一局终了,才转过身去跟“球迷”们问问比分,然后又一头扎进了游戏里。

犹如一个奇迹,我们班势如破竹地赢了所在小组的其他两个“种子班”,杀进了四强。听见这个消息,我也流露出几丝笑意——又能多玩几局游戏了。

接下来的比赛是在校体育馆里进行。我依然专心致志地玩着游戏,球员们仍然认认真真地比着赛。这时,老师却对一切给球员打气之外的事情下了禁令,我一边收拾,一边没好气地想:加油?加油有什么用!

虽心里这么想着,但还得按照老师说的来。一边扯着嗓子喊“加油”的同时,我的心里也升起一种要赢下对方球队的愿望。于是,我原本无精打采的加油声逐渐洪亮了起来,整个人也像打了鸡血似的振奋起来,腾地离开了板凳,狂热地呼喊起来。再看一旁本来与我一样消极的小古,竟然也兴奋了起来。就这样,对手一进攻,我就大声为我方球员喊“加油”;球权一到我方手里,就马上死盯着球看。不久之后,原本落后的我方,竟然奇迹般地追平了比分。我更加亢奋起来,呼喊也愈加大声。

比赛结束了,虽然我班落败,只获得了第四名,但我的心却是从未有过的澎湃。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六(9)班 陈屿墨

指导教师 何小梅

点评

作者巧妙地借助一场比赛写出了自己由消极、对班级比赛漠不关心,到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这一心路历程。文章对心理变化的描写非常细致,并将心理描写和对比赛的描写相互穿插,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