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门语言走向消亡

■龙睿

《教育导报》
2024年第35期(总第3930期) 导报四版

《雨林里的消亡》

[瑞典]唐·库里克著

沈河西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ISBN:9787108072696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翻开了唐·库里克的作品《雨林里的消亡》,这才了解到这个叫作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家。

在地图上找寻了半天,才发现它位于茫茫太平洋深处,距离澳大利亚仅有几百公里。尽管身处世界版图的边缘,但这个面积仅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相当的国家,却孕育着全球5%的生物,生物种类丰富多样。同时,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语言大国”,拥有着上千种独立且古老的语言体系。然而,当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全世界都愈发关注生态保护时,却鲜有人意识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语言也在以同样快的速度走向灭绝。

在过去几十年间,该国已有12种语言完全灭绝、超过150种语言被列上了濒临灭绝的名单。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库里克抱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使命,于上世纪80年代便来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座名为迦普恩的封闭村庄,并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详细记录着当地所使用的泰雅博语,以避免它走上同样的灭绝命运。

作为一本人类语言学著作,《雨林里的消亡》却有着极高的可读性。库里克秉承了知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教旨,认为研究者在进行实地调研时应当放下自己的身份,完全融入到当地生活中。也因此,本书并不仅仅是对泰雅博语的学术性记载,库里克还以一种幽默诙谐的小说口吻,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在当地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迦普恩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和教育方式的观察。也正是出于对迦普恩文化的全面了解,库里克意识到:一门语言的消亡,不仅仅意味着一种交流手段的消亡,那些由这门语言所构成的世界观、宗教观、自然观,也将随着语言的消亡逐渐消失,那些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也随着语言的死去而化为乌有。

对于一门语言为何会消亡,库里克在书中给出了一个通俗简单的答案:“语言消亡是因为人们不再说它们了。”可是,一门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语言为何不再被人们使用?在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历史进行深入分析后,库里克将源头指向了全球化和殖民主义。

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发展,自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的距离都在被拉近。但是,当大国们在全球化浪潮下收获无数利益的同时,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的边缘国家却成为了时代发展的牺牲品:无数殖民者来到了这里的原始岛屿开采资源,年轻的人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迫离开村庄。披金戴银的殖民者的到来向当地人灌输了外来文化先进的观念,于是,库里克悲哀地观察到,年轻一代迦普恩人将自身延续千年的村落文化视为了野蛮落后的糟粕,并自豪地以殖民者的语言取代了泰雅博语。所以,当使用者们都排斥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根时,一门语言,无论有着多么丰富的历史,都注定将走向灭亡。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语言灭绝并非个例。今天,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语言都处于濒危状态,而全球大部分人口说的都是少数几门主流语种中的一种。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而语言统一更是能拉近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也让21世纪的我们更快地迈向“地球村”这一图景。然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和记录历史的工具,其多样性是对人类丰富创造力的绝佳体现,也正是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才展示了全球各地人们的智慧和独特魅力。

如今,语言的趋同,意味着多元文化正被扼杀,意味着人的个性正在丧失,也意味着人类丰饶的历史在被抹除。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了哲学家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提到的“同质化的恐怖”这一概念:也许,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当代人也应当接纳并发扬自身语言文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既同一又多元的“地球村”,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文化传播、文化传承……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