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沉迷,和网络做“有距离”的朋友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4年第39期(总第3934期) 导报三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网络使用方式也更加多元,而部分孩子出现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过分依赖电子产品、逃避现实生活等情况,令家长尤为担心。

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种种问题,荣县教育和体育局联合新华文轩家长学校举办了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泳泓为家长们“支招”,从问题根源入手,共话防止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有效方法。

不贴标签,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

“怎么又在玩手机?再这样下去,你迟早变成一个‘网瘾少年’!”看见孩子津津有味地捧着手机,很多家长忍不住发出诸如此类的警告。同样作为妈妈的范泳泓,对这些家长的担心、着急深有同感,不过她并不建议家长随便用“网瘾少年”或“手机控”“低头族”等标签化的词语定义孩子。

以“网瘾”为例,根据《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它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还被纳入了疾病范畴。同时,相关行为持续一年以上才能被称作“成瘾”。“负责任的家长不应随意用泛化的标签定义孩子,明确相关概念,对孩子的‘网络沉迷’程度有清晰的判断,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孩子。”范泳泓指出,“瘾”由“隐”字与“疒”字头组成,说明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控制。“网瘾”就像一个让人明知故犯的“陷阱”,令人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失去自控力的自己。

所谓的“网瘾少年”并不只是爱打游戏、爱玩手机如此简单,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往往有着较重的情绪焦虑,还会因长时间上网、精神高度紧张而无法规律睡眠与饮食,阻碍身体发育。有时,还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等症状,干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当孩子过度沉浸于线上的虚拟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封闭,逐渐脱离现实生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范泳泓表示,指出沉迷网络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并不是为了呼吁家长给孩子“断网”“禁网”,而是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与原因。

“中学阶段往往是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高发期,此时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进入了学业发展、同伴交往关键期,如果关系处理不当,孩子很容易把网络世界当作‘庇护所’,越是感到压力,越是不想走出虚拟世界。”范泳泓认为,家长需格外关注青少年心理需求,如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那些习惯性地挑剔、指责或者“标签化”的批评,会带给孩子不被接纳、不被认可的负面感受,当他们融入家庭和集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转而寻求其他渠道,而网络就是其中的一个工具。

以身作则,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可以通过改善教养方式,防止孩子把网络作为价值感的来源。”范泳泓说。以网络游戏为例,游戏中有竞技、奖品、升级,还有同伴,通过“打怪升级”能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体验成功的快感。而在现实中,这样畅快的成功却少之又少或来之不易,如果家长经常“打压”孩子,不看重他取得的进步,一味地“高标准、严要求”,就会带给孩子很深的挫败感,游戏世界就成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安慰剂”。

范泳泓建议家长学习用孩子能感受到的方式去爱孩子,其中最重要的是抛去“以自我中心”的权威说教,把孩子作为一个成人来对待,语气平和地与他沟通交流。“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影响深远,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希望快点化解矛盾,而常常委屈自己,长大后可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有的孩子靠攻击外部来保护自己,情绪稳定性越来越差。”范泳泓用“角色扮演”的游戏告诉家长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希望家长能学会了解孩子的处境,先关注他们当下的感受,再谈如何解决具体问题。

在网络的使用上,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也是孩子养成不良习惯的重要诱因。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有空了就要多读书,自己却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说一套,做一套”,孩子自然不服管教。“千万不要忽视了榜样的力量。”范泳泓谈道,“不仅仅是孩子,许多成年人对手机也有很强的依赖性,拿起就放不下。”家长作为成人尚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在对孩子进行劝导时又怎会有说服力呢?

青少年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力也很容易被新兴事物吸引,实时更新、互动多样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自然有着很大的诱惑。范泳泓建议家长率先垂范,做孩子的好榜样、好朋友,空闲时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及时回馈他们的情感需求。尤其在孩子幼年时,不能偷懒把亲子陪伴的责任丢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保姆”,以防“恶习难改”。

科学管理,预防沉迷“堵”不如“疏”

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同样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范泳泓用心理学中的“潘多拉效应”为家长们解释,即做某件事情被严格禁止,反而会激发人的兴趣和动力,使得他们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尤其是理由不充分的“禁止”,更容易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在孩子的网络使用上也存在着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逆反心理现象。

范泳泓举例,一个孩子刚上初中,放学回家就喜欢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喊他做作业、吃饭,都爱搭不理,一次,妈妈气不过,抢过手机摔得稀烂。孩子被吓住了,几天都不敢提要手机,但心里对手机的兴趣丝毫未减,便想方设法地偷偷玩。有一次,甚至把同学的手机带回家,晚上躲在被窝里玩。

“家长希望站在权威的制高点上控制孩子,往往是不现实的。一方面,监管不可能随时随地、全方位、无死角,孩子心里不认同,还是会钻空子;另一方面,他律的效果不如自律,家长若一开始就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律,会挫伤他们向好生长的动力。”范泳泓说。

比起明令禁止,防范沉迷更好的做法是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其前提便是正确认识网络。网络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对生活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如实时在线学习、便捷的信息检索、获取新闻咨询、丰富文化体验等,善用网络,不仅不会带来沉迷的危害,还能更好地与时俱进、丰富现实生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订立‘家庭手机使用守则’,如吃饭、睡觉、走路时不能使用手机等,网络什么时候能用、用多久、用来做什么,都互相知悉,一起遵守,公开透明。”范泳泓表示,这样的“君子协定”也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自我控制能力,用相互监督代替单方面管控。

范泳泓表示,孩子沉迷网络、电子产品无外乎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如果家长能让其他替代活动发挥同样的作用,孩子便不会将网络作为唯一选择。听完讲座后,家长税利有感而发地说:“玩电子游戏只是孩子众多放松方式中的一种,平时,我们要常带着孩子一起旅游、运动,或者多让她和小伙伴一起玩。预防沉迷,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屏幕外的世界也是很丰富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