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家门口优质学校 让孩子就近“上好学”

■本报记者 张文博/文 陈朝和/图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3期(总第3938期) 导报二版

 

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是每个家庭的美好期盼,也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群众呼声、时代呼声。如何让更多孩子在近处“上好学”?如何把每所学校都办得孩子喜欢、家长满意?4月26日,四川省家庭教育公益宣传活动天府家长“慧”邀请到家长许志香,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周荣等嘉宾会聚一堂,共话“办好家门口优质学校”。

 

爱和陪伴

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

临近升学季,孩子读哪一所学校,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10年前,许志香在儿子面临“小升初”时也有过类似困惑:一方面,她希望孩子能去一所好学校,有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上学安全、方便,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多陪伴。最终,许志香选择了就近入学,儿子陈杰伟被摇号到离家较近的列五中学。

孩子上学安全、方便这个愿望实现了,可学校的学习环境怎么样?师资力量怎么样?这些疑问在许志香初次进校园参观时就打消了一大半。“记得第一次去列五中学,古朴幽静的环境,让人感觉特别有读书氛围。”有一个细节让她至今印象深刻:通往教学楼的道路旁立了一块“小心路滑”的牌子,老师们还细心地在路上铺了地毯,提醒孩子和家长注意安全。

更让人惊喜的是,当年学校的社团就多达30多个,“其中还有儿子特别感兴趣的无线电发明。回家后,他还专门查了那位社团指导老师的信息。”初次接触列五中学,许志香感觉就近入学这条路走对了。

学校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也让许志香特别满意。“杰伟读小学时,我们就发现他好动、记忆力好,喜欢问问题,特别爱思考。”儿子上初中后,许志香与班主任做了较深入的沟通。“在后面的学习中,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时常叫他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杰伟的表现越来越积极,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后还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

初三后期,细心的班主任发现杰伟虽然花了更多的时间学习,成绩提高却不明显。于是,班主任及时找他交流,引导他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许志香和丈夫也积极配合老师,帮孩子解开心结,增强学习信心,使他的成绩稳步提升。

因为离家近,许志香和丈夫也给了儿子许多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陪伴。“早上,儿子可以多睡一会儿,还有充裕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吃早饭;晚上下自习后,我们可以在小区门口等他,一边聊天,一边散步回家;有时候,为了给他惊喜,中午我会做点好吃的送到学校,他可高兴了;和儿子发生小冲突,或者他情绪不好时,我会到学校附近去跟他假装偶遇……”在许志香的讲述中,3年初中时光构成了一家人珍贵的回忆。

“作为家长,我很庆幸能在家门口遇到这么一所好学校。”回顾孩子的求学之路,许志香非常感慨,同时,她也真切地感受到,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学校;家长的爱和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就近入学

助力孩子发展的最佳选择

“教育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适应顺应则促进,不适应逆势则阻碍。”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看来,孩子生长发育乃至情智发展都有固定的生物节律,就近入学有助于实现主动锻炼、充足睡眠以及科学陪伴这三大育儿原则的有效实施。

“就近入学可以减少孩子的路途奔波,孩子每天花费在上下学路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保证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活动,包括体育锻炼。”罗清红表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坚持锻炼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健康;有助于培养孩子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领导力与积极的生活态度。长期坚持锻炼,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与记忆力,提高自控力,塑造坚毅品质,从而让孩子在学业上更加专注和有耐心。高强度的运动还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罗清红建议家长言传身教,带动孩子一起锻炼,例如坚持跑步,参与各类球类运动等。家长应帮助孩子尽量掌握并喜爱上一项体育运动,逐渐养成锻炼习惯。

“确保孩子睡眠是养育的第一要务,而且,深度睡眠本身就是在进行另类高效率的深度学习。”罗清红认为,就近入学可以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

根据多年的跟踪调查表明,每晚睡眠少于8小时的孩子,有61%学习跟不上,39%成绩平平;而每晚睡眠在10小时左右的孩子,只有13%学习落后,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良。由此可见,睡眠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紧密相关。

罗清红提到,2023年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作息令”就明确要求“个别学生努力学习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陪伴需要更多的时间,就近入学可延长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促进并形成亲子关系。”罗清红表示,学习有滞后效应,面对孩子一时尚未开窍,家长最好的陪伴就是安慰与等待。“陪伴不是监督,不是管束,更不是替代,而是远观和等待。没有有效的陪伴,就没有高质量的成长。”

此外,罗清红认为就近入学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孩子可以避免拥挤的交通工具,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物理上缩短家庭和学校沟通的距离,更好地衔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罗清红表示,更好地落实就近入学,就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义务教育阶段“好学校”,形成优质教育“雁阵”,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共享。

 

创新举措

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共享

教育无小事,义务教育入学是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落实便民惠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方面。针对广大家长关心的孩子入学问题,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周荣分享了成都的做法和经验。

周荣用3个关键词概括了“有学上”的实现:方便办、有选择和可绑定。根据国家、省关于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要求,成都市教育局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采用统一平台采集信息、联网校验、电脑随机录取、学位选择和确认等方式,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从过去需要7天缩短到只需要7分钟采集信息。

除了保障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有一个公办学位,成都市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孩子们可以自愿选报一所民办学校,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报名、统一录取;符合条件的“小升初”孩子还可以选报市直属的3所初中,或者参加区域内公办学校划片摇号录取和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被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的孩子有公办和民办两个学位,家长可以在指定时间进行公办、民办学位的选择。

自2021年以来,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多子女同校就读政策。双(多)胞胎子女、多子女家庭的子女因电脑随机录取或划片调整导致不能就读同一学校的,均可在线申请绑定,符合条件的,可实现多子女同校就读。这一政策已经给2万多个家庭提供了便利。

在保障“有学上”的同时,成都市教育局还通过名校领办、优质资源辐射、教师共享等方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自1999年起,成都市就致力于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方式,探索出“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校”等有效方式;为了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打破时间、空间的阻隔,今年,成都市教育局正在建设“蓉易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通过集成国家、省教育平台资源和成都市中小学名校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到课堂”。同时,为解决个别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丰富课程资源,成都市率先试点创设市级教师共享中心,推动名优教师跨学校、跨区域服务。

针对社会上散布教育焦虑、违规组织“小考”等现象,近日,教育部启动了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周荣表示,对于违规行为,成都市教育局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共同维护教育公平。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