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班主任工作室打造成“五金店”

■成都金苹果公学 王璐珊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8期(总第3943期) 导报三版

班主任,一个班的“管理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俗点说,班主任是教育教学任务的“核心枢纽”,是教育教学行为的直接“执行者”,是家校沟通共育的“联络员”。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本质是促进班主任的发展,通过班主任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发展,达到发展学生、班级、教师和家长综合素养的目的。对于班主任的发展,工作室需要做的就是在需求中提供平台、组建资源、搭建通道;在问题中找准根源、寻找方法、探索实践。

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24年,分别组建了成都高新区第三届、第四届王璐珊名班主任工作室,两届成员(含学员)接近80人,涉及19所小学。在工作室的构建和成长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呈现:一是班主任的成长规划缺乏序列,没有满足工作室成员成长需求;二是工作室多为单向培训输出,成员培训缺乏实践、反思和总结,没有将“学”与“导”形成闭环;三是工作室领衔人对于全体成员无法做到全员关注和成长覆盖。面对问题,我们如何解决?

问题导向:“五金店”的解决思路

五金店总是隐藏在闹市之中,当人们生活中需要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街头巷尾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在五金店中,各类工具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方便顾客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物品。五金店提供的各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东西、小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白老师是一位有着12年教龄的成熟班主任。一天上完课后,她还没来得及批改课堂作业,就有学生汇报同学间发生冲突导致一名学生受伤。面对突发事件,白老师没有慌张,她一边带孩子去医务室进行检查,一边全面了解事情经过,随后又分别和家长进行沟通协调。对发生纠纷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指导后,白老师还利用午会时间在全班开展“如何面对矛盾冲突”的班级会议。后来,她在工作室分享了这个案例,她认为,能平和且快速地解决班级突发问题,来源于工作室对班主任技能之一“班级突发事例”的系列培训,她在培训中学到了很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脑海中迅速搜索相应的流程,在执行过程中迅速搜索相应的应对策略,直接运用到班级突发事件中,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班主任的发展不缺理念,真正需要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班级管理工具、方法和路径。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接地气”的地方,因为离鲜活的学生最近、离焦虑的家长最近、离搭档的学科教师最近,每天都有着新鲜的、热闹的、真实的问题等着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去总结。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问题,班主任工作室可以发挥“五金店”类似的作用,借鉴工具分类的管理方式,以班主任的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将资源、案例、方法、经验进行有序的归类与梳理,成为一个可以随时提供各种工具的“五金店”。

王璐珊名班主任工作室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锦城湖校区)为新入职班主任作班级管理系列培训。(图片由学校提供)

迭代升级:从“五金店”走向“孵化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五金店也在迭代升级,它们不仅仅能提供传统的工具,而且能应对多样化的问题,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经营者”还会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便更轻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班主任工作室也是如此,我们把有发展需求的班主任聚集在一起,为新岗班主任提供学习平台,帮成熟班主任链接成长资源,给骨干班主任提供升级服务,从而成为一批批名优班主任的“孵化园”。

根据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工作室提供了个体引导、班级发展、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时间管理、教师发展、科学研究等不同方向层级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就像“五金店”一般,陈列相应工具,供班主任们选择。但是,“工具”陈列在那里,班主任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恰当的方法与正确的途径相整合,如何将“工具”变成班主任的“技能”呢?需要解答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选择恰当的工具。通过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班主任们了解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但是碰到现实中具体的班级发展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因此,工作室不仅仅只是工具的提供者,更是方法的指导者和经验的传递者。比如,通过案例分享、模拟情景、方法辩论等培训活动,指导班主任深入问题的本质和根源,综合考虑现实因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解决方法,以动态的方式去解决班级问题等。

第二,提供高质量服务。五金店的经营者通常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通常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建议。班主任工作室的领衔人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管理能力,针对工作室每位成员的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支持和资源平台,应该注重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根据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室的服务和功能。

第三,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产品。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正处于改革浪潮之中。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当下,班主任工作室需要与时俱进、迭代升级,根据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和管理理念,以适应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从工具陈列、服务导向的“五金店”,升级为培养更多优秀班主任的“孵化园”。

席卷辐射: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工作室平台不仅为成员提供了持续学习和专业成长的机会,还通过工作室成员自身的辐射效应,带动了所在学校、相应教育领域和所在区域教育的进步。

案例研究是呈现班主任工作室培养效果的最直接的方式。当我们把“工具”交给班主任们后,鼓励他们进行案例记录,并定期进行反馈。案例的追踪统计,能便于工作室更好去调整“工具”,让工作室的成员们成为真正的获益者。当工具和案例足够丰富后,会辐射带动更多的班主任参与其中,将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从一小群人扩大到一大群人。让每一位参与的班主任,成为需求和问题的收集员、工具的使用者、案例的经历者。

作为班主任工作室,应为区域内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并推动区域班主任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以“五金店”的理念去打造工作室至今,我们先后策划组织区域内教育研修活动36次、校级教学研修活动40余次,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在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展示课,12名成员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6名成员兼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7名成员成为校级名优教师,辐射引领更多的青年班主任。

综上所述,以“五金店”的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将班主任工作室打造成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教育支持平台,启发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渐组建成一个更有辐射力、更加人性化、更具影响力的教师发展平台。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