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后面的人

■陈有志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0期(总第3945期) 导报四版

期中质量检测的日子里,我坐在监考席上,目光在安静的教室里游走,耳边是纸笔摩擦的细碎声响,伴随着偶尔传来的咳嗽声,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考场风景。

关注教室学生很长时间之后,为了舒展一下自己的眼球,我侧头向窗外望去,却无意间捕捉到一对母女跑入操场的画面,孩子在前面小跑,她的母亲紧跟在后面,这个画面不禁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很远的从前。

曾经在农村居住,夜幕降临,如果没有星星,天空会很黑。如果是在深夜,伸手不见五指那是毫不夸张的。还记得儿时的我特别怕黑,农村的路上那会儿还没有路灯,出行全靠一支用电池的老电筒,或者用竹子做成的火把。但每次出门,总有奶奶的身影伴我左右。

记得在月黑风高的夜里,奶奶喜欢去串门,她要去大叔家,我不情愿,可奶奶腿脚不便,哪放心让她一个人三更半夜出门?我只能顶着张不情愿的脸跟在奶奶身后出了门。可没走两步,奶奶好像就被我“落”在了后头,手电筒的光亮甩在我的脚下,在这如墨样浓黑的夜色里,倒是条“光明大道”,我想与奶奶并肩而行,于是装作不经意地放慢脚步等她,然无论我如何慢,奶奶似乎都会慢我几步,那光始终亮在脚下,而她这一路也始终是走在我后面的人。

其实这段路不长,走走停停却要耗费些时间。夜风迎面吹拂,倒也清爽,猫头鹰的叫声不知从何传出,因为前面有光,后面有奶奶,我竟不觉得吓人。

后来,我上初中,初三时,晚上需要多上一节课,离家也不算太远,但爸妈总会来接我,若是闲暇,就步行而来,若下雨或匆忙,爸爸就开着他的小三轮车来。总之,从第一天上晚自习到初三结束,每晚都是他们来接我回家。步行时,爸妈也是走在我背后的人,他们紧跟在后,我在前面分享在学校的见闻,中间距离从不会被拉长……

幼时,我不曾注意这些细枝末节,可看到操场上那位母亲紧跟她奔跑的孩子的模样。我心下突然发觉,好像我妻子带小孩外出,孩子在前面跑,她也会紧跟在后面。我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也是让他在前面走,我紧跟他身后,保证他在我的视野内。这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份走在身后的爱。

当我看到操场上那对母女的身影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那份走在身后的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家人紧紧相连。它或许平凡、或许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份默默无闻的陪伴和守护,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