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智汇高校·博引未来”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

高校“组团”招聘 吸引青年人才扎根四川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0期(总第3945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讯(记者 王浚录)5月20日,由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协办的第二届“智汇高校·博引未来”青年人才招聘活动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全省138所高校提供5000余个优质岗位,吸引了近2000余名应往届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和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前来应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出席活动并讲话。

据了解,“智汇高校·博引未来”是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打造的高校青年人才招引活动品牌,是加强高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招聘活动,首次将引才对象从面向省内优秀青年人才拓宽到面向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首次将活动拓展到网络平台,采取“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开展;首次在四川省教育厅官网开通人才招聘专栏,运营“四川高校人才引进直通车”,第一时间汇集全省高校最新人才招聘信息和全球青年人才求职信息,让高校和人才轻松实现“一键直通”。

招才引智诚意十足

“近年来,四川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水平跃上新台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张澜涛介绍了近年来我省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对高校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寄语激励广大青年奋斗逐梦,“欢迎各位青年才俊投身四川高等教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我省建设教育强省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希望全省高校广开进贤之路,积极搭建平台,不断培植沃土,让更多青年人才茁壮成长、圆梦四川。”

随后,5所高校代表作了诚意十足的招才引智推介,让求职的青年人才更加深入、更多维度地了解四川高校青年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介绍,近年来,学校创新实施“珠峰人才”计划,快速集聚高层次“攀登”人才;破立并举优化人才培育机制,涵养人尽其才良好生态;突出“高精尖”引培导向,激活“人才高地”雁阵效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陈权亮介绍,学校加快推进系列制度建设和配套改革措施,深入推进职称改革,发挥绩效激励杠杆作用,为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做好保障。

“我校引进人才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各学科的顶尖人才引进待遇实行‘一事一议’。学校还将为其他类别的引进人才提供最高达40万元的安家费、最高达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等系列与人才引进相关的配套支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文涛表示。四川文理学院副院长苟兴龙介绍,学校出台了“塔石人才引进计划”,通过该计划引进的年薪制聘任博士进校均享有60万元安家费,博士来校有相应成果的,可直接校聘为副教授或教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宋超介绍,学校重点在服装设计与工艺、现代纺织技术等专业领域选聘博士人才,将采取直接考核事业编制内公开招聘的方式入职。

沟通交流高效便捷

招聘活动为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学、工学、医学等110多个学科专业青年人才提供教学、科研、管理等优质岗位。现场气氛热烈,各展位前人头攒动。青年人才手持简历,详细询问各高校人才引进的具体政策;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耐心解答求职者关心的岗位需求、应聘方式、薪资待遇等疑惑。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2024届博士生王海军说,现场有不少和他专业对口的岗位,“高校提供的待遇政策干货满满,坚定了我毕业后扎根四川高校的信心。”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2024届博士生孙丽红是一位河南人,在四川求学7年的她渴望留在四川工作,“我比较青睐能够在科研平台方面提供很好条件的学校,期待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我们准备了一份登记意向人才联系方式的表格单,一页纸有20行,已经签满3页了。”西昌学院人事处副处长曲继鹏表示,“作为一所扎根大凉山的高校,学校以往很难有机会和这么多的博士毕业生进行如此全面的接触,去年就通过‘智汇高校·博引未来’青年人才招聘活动成功招聘了一批青年人才,此次现场招聘也收获颇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现场收到了30余份博士生简历,该校人事教师处处长任丹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让青年人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各高校的招聘信息,并与高校做一些深入沟通,“非常感谢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为我们提供招聘平台。”

据悉,教育厅下一步还将聚力打造“智汇高校·博引未来”青年人才招引活动品牌,持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完善引才育才举措,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