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1期(总第3946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夏莱文)雅安中学坚持从遵循成长规律、突出个性需求和注重精准施策着手,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全面协同、全程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全员参与,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建立“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校长负责—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辅,教师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邀请知名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家庭教育专家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和家校共育网上问卷调查。在每个班级设立男女生各1名心育委员,心育委员每月定期提交班级“月心情晴雨表”至心灵驿站,方便心理老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预警干预。

全面协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力。开展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专职心理老师和班主任采取团体辅导、班团队活动、心理拓展训练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5·25”心理健康日等时间节点,广泛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五育融合、心育浸润》课题探究,在学科教学和“幸福德育”活动中开展培养积极健康心态的舞台剧表演、与美术相融合的“落叶变身记”生命教育、心理与劳动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劳动体验等。针对高中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专职心理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用好心理辅导室,对心理健康测评、访谈等环节发现的问题学生、重点群体,开展自我关怀、情绪调节等个性化团体辅导。

全程预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力。学校划分个体咨询区、沙盘疗愈区、宣泄放松区,配备减压放松椅等设施,并全天候对师生开放。学校心灵驿站由1位专职心理老师和5位兼职心理老师组成,轮流值班,依托心语信箱、心理热线等,全时段、多渠道倾听学生心声。分别实施初中、高中两个学段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每学期开展1次心理健康普测,并“一生一案”建立个性化心理健康动态电子档案,收集班主任、科任老师日常动态观察建议,完善学生健康信息台账。对学生分类干预、因人施策。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迅速处置学生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