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践行教育家精神 勇担新时代使命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3期(总第3948期) 导报二版

       曾松在2008年大学毕业前夕,遇上“5·12”汶川特大地震,身在江油的他受到了大学老师不少的帮助,从此坚定了成为人民教师的信念。毕业后,曾松通过“特岗教师计划”,来到冕宁县复兴小学工作至今。16年间,他从特岗教师成长为四川省特级教师,不仅陪伴了一批批乡村孩子,还辐射引领了区域内教师的成长。

颜志霞讲述了自己在特校任教的故事。她从2005年开始一直陪伴着特校的孩子,“比起老师的角色,我觉得我们更像是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2014年起,颜志霞和同事们自编教材,用背篼装上教具、学具和生活用品,坚持为无法到校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一送就是9年,被亲切地叫作“背篼老师”。

怎么当好园长?怎么带好队伍?怎么建好工作室?何云竹结合31年来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在宣讲中分享了自己的策略。今年1月,她走进华坪女子中学与张桂梅老师交流,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从学习张桂梅式的时代楷模,到园长个体内在动力的生长,再到影响更多教师、园长集群发展,我们要有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和决心。”

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

宣讲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全省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自5月中旬开展以来,第一组宣讲团成员已在眉山市、泸州市、广元市进行了宣讲;第二组宣讲团成员在凉山州、阿坝州进行宣讲。

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陆卫江出席在凉山州举行的报告会时指出,各地各校要组织师生以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宣讲精神,大力传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将践行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教育和教师工作的全过程。

宣讲团成员情真意切的分享,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听众。

“今天的讲座,对我来说,是一次职业精神的洗礼。”西昌市第四小学副校长范胜华激动地说,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的脊梁,以后将进一步把自己的教育生涯与凉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获得不断前行的力量。

“6位老师的动情宣讲,让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的思考。”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嫫思雨谈到,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坚持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阿坝州马尔康市第四小学校长三郎斯基说,宣讲的优秀教师代表来自各级各类学校,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不平凡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每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都可以成为一束光,汇聚起来将变得光芒万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