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3期(总第3948期) 导报二版

“为什么甘蔗的下面比上面更甜?”“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在幼儿园,老师们不怕向幼儿暴露“无知”。内江二幼南山园老师黄旖旎表示,在学前阶段,幼儿学的更多是经验而非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引导他们自己探索、体验、感知。“其实幼儿天生就充满好奇心,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科学的种子就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充分挖掘科技教育资源

科创之风在全区盛行

课后服务时段,内江十小的一间教室里,学生正认真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该校科学教师李润月在科学课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在课后服务时段为同学们开了一门科学实验兴趣课。这两个星期的任务是“认识显微镜”,同学们正在观察的就是自己刚制作的临时装片。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组织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立项科技教育课题。各校将科技教育融入课后服务,为兴趣爱好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科技社团。内江十小建立少儿科学院、创设“内江十小博创社”;内江十一小创建“创客逸联盟”,利用课后服务定期开设科技兴趣骨干组活动、科技兴趣中心组活动;内江三小让家长加入学校科技教育的行列,带动全体家长和学生科技素养的总体提高,使科技教育在课后服务中开花、结果。

市中区教体局注重引导学校充分挖掘科技教育资源,实现家、校、社区科技教育的互动共赢。内江实验小学注重邀请科技专家到校指导,科技作品获得国际比赛奖项;沱江初中借助劳动实践基地优势资源,把平凡的农村学校打造得特色鲜明;内江六小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发明金点子大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提出改进办法,形成发明“金点子”……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实践,该区推动科创之风在全区盛行,构建起县域内科技创新教育的良好生态体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