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田野课堂”悟初心

■本报记者 鲁磊 葛仁鑫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6期(总第3951期) 导报一版

      “鲜花怒放在废墟之上,抗震救灾精神永志不忘。”5月12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6周年之际,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80余人在绵竹市汉旺地震遗址公园开展了一场特别的主题情感思政课实践教学。纪念仪式上,成都理工大学国旗护卫队送国旗、党旗入场,全体师生默哀并向罹难同胞敬献花篮。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参观了绵竹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纪念馆、汉旺旧镇地震遗址、原东方汽轮机厂地震遗址、汉旺新镇等地,聆听讲解员的讲述。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的众多故事让师生泪目,也让他们更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点亮红色初心。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以往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程联系不紧密,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等问题,2009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围绕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为什么要结合、如何结合、如何做实、如何全覆盖”4个关键问题,引入田野教学理念,创设“田野课堂”,师生们边走、边看、边学、边讲,在真实、鲜活、开放的社会现场开展思政课教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从何而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教师吴仁明从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故事和案例讲起,再讲到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最后“落脚”在同学们如何应对人生的起落变化,在“沉浸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深思、深悟。

四川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活动区域最广的省份。从“四渡赤水”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爬雪山、过草地”,巴山蜀水的每一寸山河,都留下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校内外建设46个“田野课堂”教学实践基地,让思政课真正“活”了起来,成为青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事”。

到革命老区开展口述历史、聚焦社会难点问题采访典型案例、围绕师生关注的“大小事”进行探讨辩论……大学4年丰富的“田野思政课”让大四学生张预立收获满满,“这门课程关注历史、观照社会、关怀青年,把时代、国家的宏大主题与个人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为我们的成长指路、赋能。”

“田野教学是社会学等领域中最基础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验实训中心负责人廖怀高介绍,“田野课堂”核心理念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进入现场,在现场体验、感悟,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书斋、走进社会,是成都理工大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推行田野教学改革的初衷。”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奋生表示,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已推动田野教学内容的课程化、标准化、规范化落地,构建起“实践中心—教研室—教师—助教”“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机制,搭建“馆、室、项目、村、社”“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集成读、讲、唱、演、拍、走等多种教学方法,思政课立德树人取得积极效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