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一体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6期(总第3951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陈玫江)“现在咱们龙马潭区的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很好,这让我们家长很放心,孩子也学得开心。”……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改扩)建学校,不断优化教育结构,逐步补齐教育短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发展同城市发展、人口增长、区域地位相匹配。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近年来,龙马潭区充分考虑城市定位变化、人口集聚、空间发展的需求,高起点谋划校点布局,制订“50亿元教育基础建设攻坚计划”,持续加强学校新建、改扩建以及薄弱学校提档升级工作。

龙马潭区坚持“科学布局,科学增容”的统筹发展思路,探索实施“民转公”方式,将龙马潭区江北学校(淡思校区)、龙马潭区英才外国语学校转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分别更名为泸州市龙马高中学士山学校、泸州市龙马高中英才学校,实现两所学校的“民转公”,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更多学位和优质资源,逐步消除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办好寄宿制学校,助推优质均衡发展。龙马潭区聚焦教育资源分散、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按照“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工作思路,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科学高效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撤并生源萎缩的罗汉校点、来龙校点、奎丰校点,将金龙镇中心学校、双加镇中心学校、官渡学校三所学校的初中学生集中到尹吉甫学校就读,集中资源,不断提升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寄宿制学校硬件条件,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

此外,为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龙马潭区持续深化中小学“五项管理”,特别是睡眠管理要求,常态化推进睡眠管理规范。从2023年起,所有新建学校均配备可“躺平”的课桌椅,同时,将逐步对陈旧课桌椅进行更新换代,统筹安排作息,保障学生午休时间,让学生睡得安心。

深化改革创新,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龙马潭区通过教学改革筑基、学区组团提质、品牌培育铸魂、督导评价护航四大举措,确保辖区基础教育质量稳中向好。积极推进学区制改革,将全区学校以“1所龙头名校+ N所学校”的构建方式组合为高铁、临港、空港学区和龙马高中教育集团四大教育融合发展共同体,通过“名校带弱校”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减小校际差距。常态化开展“活力课堂”教学节、校园科研节系列活动,加强区域校际合作,推进育人和教研方式改革,提升区域整体教育质量,精准实施教育督导评价和教育评价改革。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