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质量”绑架了“陪伴”

向颖

《教育导报》
2024年第68期(总第3963期) 导报一版

暑假到来,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又一次成为话题焦点。近年来,“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等理念高频出现在各个教育场域,“高质量陪伴”更是家庭教育热词。由此产生的一些教育误区,值得家长警惕和思考。

“高质量陪伴”这一教育理念的风靡,一方面,源于大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愿意高标准、高要求地参与到亲子事宜中;另一方面,也与社会压力下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于是寄希望于“以质取胜”的心态分不开。

“高质量”本质是追求高效率。“1小时的高质量陪伴大于24小时的漫不经心。”“再忙也要为孩子留出30分钟的高质量陪伴时间。”这些话相信家长一定很熟悉。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一些家长希望能提高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短时间内和孩子充分、有效地互动,恨不得说:“现在有5分钟,让我们来开展一次有趣又有意义的对话。”

诚然,对一些家长而言,拿出很多时间陪孩子可能不太现实,但是不是真的忙到要用分钟来计算陪伴孩子的时间呢?陪不陪孩子,简单来说,是管理时间的问题,本质上,是选择和价值排序的问题。

“高质量”衍生出高标准。“高质量陪伴”的盛行,衍生出陪伴的“3个特点”“4大基础”“5项准则”等,不仅量化陪伴过程,还有各种衡量标准,这无形中提高了陪伴的门槛,让只想“陪着孩子”、只能“看着孩子”的部分家长望而却步。

刻意追求陪伴的“高质量”,目的性太强、规矩太多,反而对陪伴、情感共鸣、亲子关系造成了伤害。陪伴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爱。如果说“高质量陪伴”有哪些需要概括的要点,我想应该是:多一点专心和耐心,然后怎么舒服怎么来。

“高质量”暗藏着高期待。“高质量”的评价标准反过来又让一些家长陷入“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要有高产出”的误区,加重自己的身心负担。与此同时,家长不经意间为孩子预设目标,满怀期待地让孩子进入一段高质量时间,过于正式,过于紧绷,也会给孩子带去压力。“高质量陪伴”变成了计较得失的结果导向,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更易产生家庭矛盾。

陪伴当然是有质量差别的,但不应为了质量而“质量”。跟孩子在一起自然、舒服地待着,就是有质量的。而真正强有力的连接,往往是在没有目的、没有条件的玩耍中建构起来的。

陪伴,要从跟孩子共度时间开始。一些家长在陪伴孩子的问题上,总是非黑即白地把工作或其他事务和陪伴孩子对立起来。其实,工作、学习、旅行、读书和陪伴孩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育己。陪伴是相互的,不仅对孩子有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一个途径。

陪伴最大的意义,是看见孩子。专家、学者强调“高质量”,其实强调的是把心放在孩子身上,看到孩子本身。若孩子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孩子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陪伴和质量就已经发生。

我们追求“高质量的陪伴”,但不要被它“绑架”。假期来了,希望各位家长都能珍惜当下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彼此陪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