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沈丽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教师、区英语学科带头人,“为中国而教”首批培训师;《教师博览》“创刊三十周年优秀作者”。《中国教师报》《中小学德育》《今日教育》《河南教育》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出版《英语可以这样教》《让学生看见你的爱》《温和坚定做教师》《让教育真正发生》《给小学英语教师的建议》及译著《学习原来如此有趣》等书籍。【对话人】教育导报 夏应霞
夏应霞:回想一下写作之初,您是怎么开始教育写作的?
沈丽新:我的教育写作开始的契机一点也不“高大上”。我认为自己尚未具备极具创造力的“写作”能力,我只是在忠实地“记录”——记录在教育现场的行动与反思。
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持续了很多年。2004年,苏州电教馆建立教育博客,我注册了一个账号,设置“读书笔记”“心情故事”和“天籁之音”3个专栏。2005年秋季,我的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我增设“家有学子”专栏,后又增加了“师生之间”“教学反思”“家校之间”等几个专栏。
我的写作开始只是教书之外的“副业”,渐渐不自觉地沉潜其中。在记录自己的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我会自觉地反思,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后来,我成为《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又过了很多年,在多年的一线教学中,我反复思考教育写作于我的意义——对课堂更敬畏,对学生更小心翼翼。
夏应霞:20多年里,您坚持教育写作的理由是什么?
沈丽新:面对这个提问,我意识到自己对文字的过分审慎了。比如,对于“坚持”这个词,我常常是不肯使用的。我总觉得,凡是需要一个人坚持去做的,那么对于他本人而言,未必是他本人感兴趣的,或者并未从中得到乐趣的。“坚持”这个词语,很有些悲壮。
我的持续记录没有那么悲壮,是真正乐在其中。相比口头表达,我更喜欢、更擅长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我只是用自己喜欢与擅长的方式,持续去做一件事。而且,写作对于我的专业成长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我自然而然会保持一定的频率去做。在旁人眼里也许是勇敢地“坚持”,但幸运的是,我只是“喜爱”用文字表达。
迄今,我的教育写作已经持续了20年。我最关注的始终是——我的课堂与我的学生,我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沈丽新教育现场”。在教育现场,我保持了学习与反思、保持了个人专业成长,但我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功成名就,而是我的学生是否因为我的成长而受益。
夏应霞:您最难忘的一次教育写作经历是什么?
沈丽新:最难忘的一次教育写作经历应该是在2008年的暑假。当时,我获得了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境外培训的机会,去英国伦敦郊区的小学实地跟岗学习。
那28天里,我白天不停地听课、记笔记,然后每天早晚都写一篇学习心得,并及时发布在一个教育网站上。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在短期内吸收到的信息,如果不内化成自己的心得并及时输出,有可能在当时让你感动、但事后就被抛之脑后。而及时写下,就是最好地内化。很多对今后教育工作有益的东西才会真正留下来,并能在日后的教育中践行。
当时,国内教师同行放暑假,我每天早晚两篇的游学心得引来全国各地老师的“围观”,甚至吸引到多家教育报刊的关注,因而被约稿,这自然是意外收获。2009年,《福建教师》还为我开设了“英伦游学”的个人专栏。这一年,《美丽的转身——28天英伦游学日记》在我当时工作的常熟市石梅小学作为校刊特辑刊印。那是我在石梅小学工作7年最美好的纪念品。
夏应霞:我感受到写作给您带来了快乐,但对您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什么帮助呢?
沈丽新:2006年秋季,我承担3个四年级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每天上完第一个班级的课后,总是感觉有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环节,我就在第二个班上课时迅速调整。因为我还要再上一个班级,所以我还有一次机会再根据前两节课的优缺点进行调整。
我很珍惜3个班平行教学的机会。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写下“同课三上”的教学反思,并顺手发到网上,且雷打不动地保持每日更新。写下本身就是收获。我觉得自己比语文老师幸运多了。语文老师一般就教一个班,他们下一次教到同一年级的同一篇课文,最快也要一年后,也许是在数年后。他们很难有在短时间内调整同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机会。
2008年秋季,这3个班要升六年级了,校领导怕我负担太重,想帮我减免其中一个毕业班的教学,另外教一个低年级班。但我舍不得中途放弃我的学生,犯了“困难选择症”。最后,校领导同意了我的申请:继续带3个毕业班。
我的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在网上的“日更”持续到这一届学生毕业——2009年6月。这3年的每课反思对于我的专业成长的意义是巨大的,我的课堂教学能力在这3年快速提升。
后来,我把这3年的课堂教学反思整理成书。2010年7月,《英语可以这样教》经“万千教育”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此书的修订版经“源创图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夏应霞:写作能给一个教师带来一些明显的变化,您有什么变化?
沈丽新:教育写作持续多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课堂上的英语教师身份,还是儿童的成长陪伴者身份。为了让学生轻负担、优质高效地学习英语,为了更专业地陪伴儿童成长,我保持了持续的阅读。我从文学阅读转入专业阅读,以及突破教育阅读的范畴,开启更广泛的阅读,的确始于我开始教育写作之后。阅读之后,我经常会写一些读书心得——这也是我教育写作的一部分。
阅读与写作,彼此成全。读的书越多,写起来越流畅。为了写得更深刻,又会保持阅读。而阅读之后的思考,会让我的教育行动越来越专业。
另外,我的教育写作非常随性,没有预设的体系,常常是有感而发。很多师友提醒我——要有系列,这是我比较欠缺的。我出版了5本书,修订再版了1本,也翻译了1本书。只有2024年出版的《给小学英语教师的建议》是搭好框架后开始的主题写作,其他基本是文集类——收录自己已经问世的文章。
在写《给小学英语教师的建议》的时候,一开始感觉非常艰难,我拖延了6年才动笔。在整个书稿的写作过程中,我尝试系统表达自己对小学英语课程的理解,这就既要尽量写广泛,又要避免太空洞。我倒逼着自己重新去审视上过的一节节课,从真实存在的一个个课例中,梳理出我的理念,写成一条条建议。这的确与“好文章是先做出来的”的理念不谋而合。
作为一个习惯教育写作的小学教师,工作30多年来,我仍然饱含热情地站在课堂上。我想给年轻的中小学教师们说:写吧,写起来,让自己成为更专业的教师,更好地支持儿童的学习与成长。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专业写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PDTR2023-1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