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学校布置的实践作业都会引发一波热议。原本旨在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实践作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从孩子的趣味作业变成了家长的才艺比拼,甚至催生出一条产业链,这样的实践作业,究竟是促进了孩子的成长,还是让教育变了味?本期,我们和家长、老师、校长、专家一起关注“变味”的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变“负担”:家长头疼,商家欢喜?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家长杨霞过得并不轻松。让她感到头疼的是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要求孩子通过制作风筝来理解图形的对称结构。
做风筝的宣纸可以在文具店购买,但上哪儿找竹条呢?情急之下,她在家长群求助,有家长建议网购风筝 DIY材料包,既方便又省事。然而,儿子丁丁觉得这种材料包里的无纺布和塑料杆不符合要求,作业交上去肯定不能评优,坚持要用宣纸和竹条。
随后,杨霞在网上找到了销售竹条的商家,可最低一百根起卖,这个数量显然太多。“这样的作业难道不是在为难家长吗?”思来想去,她厚着脸皮到楼下串串店找老板要了几根竹签,打算削薄了做风筝骨架。
画风筝图形和剪裁都进行得很顺利,到扎风筝骨架这一步却卡壳了,丁丁一个人捣鼓了半天也没能成形。最终,他失去了兴趣,两手一摊,把作业推给了妈妈,自己下楼玩去了。
“这到底是学生作业,还是家长作业?”看着儿子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杨霞百思不得其解。“对折宣纸,画好半边风筝图形,然后剪下来展开,已经足够让孩子认识对称图形了,后面的步骤真没必要。”在她看来,节约出来的时间,还能带孩子到室外,通过观察植物、建筑、街道等认识更多的对称图形。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布置多元化的实践作业无可厚非,而且家长们非常欢迎和能够接受。但是,如果布置一些脱离实际的实践作业,导致家长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陪孩子一起完成,甚至代为完成,这样的做法有待商榷。”四川省家庭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莉指出,和书面作业相比,实践作业虽然有趣,但如果脱离实际,更容易让孩子和家长“抓狂”。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之前上热搜的“手工作业”“手抄报”,只是实践作业里的“小儿科”,难度更大的实践作业比比皆是,成了不少家长的“噩梦”。“上班做 PPT,回家还得指导孩子做 PPT、写调查报告、剪辑视频……”然而,这些孩子们完不成或者没有能力完成的作业,最后往往又变成了“家长作业”。
实践作业还带火了不少生意。尤其在电商平台,各种各样的作业完成品和代做服务应有尽有,家长只需付款,即可免去亲自动手的麻烦,这就导致原本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作业,变成了走形式的“家庭负担”。
实践作业需多维度考量,避免形式主义
“无论是书面作业还是实践作业的布置,都应当基于多维度精准考量,确保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陈莉强调,考虑孩子的年龄及身心发展阶段,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布置他们力所能及的作业,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提升动手能力的关键。
然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实践作业不仅耗费家长心力,还流于形式甚至揠苗助长。前段时间,成都市某小学二年级家长在网上反映孩子的视频作业太多:“8个作业要拍7个视频,孩子每天放学都拉着家长拍视频、做作业,手机使用时间太长了。”很多家长深有同感,“每天下班,除了要辅导孩子做作业,还要完成老师要求的各种拍照、传视频的‘打卡’活动,假期也不能消停。”
针对这一现象,成都市教育局在国庆节前发布了“六条”作业管理规定,要求节假日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学校应根据实际学情分层次布置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不得强制要求学生以打卡、拍照和留痕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或实践活动;不得要求学生和家长上传作业、学习视频,等等。
“节假日是家庭团聚和出游的重要日子,应减少复杂的实践作业,更多是以旅途中、生活里可以轻松完成又有意义的作业为主。”成都高新区蒙彼利埃小学教师钟亚蓝告诉记者,实践作业并非越复杂越好,一些简单易操作的作业同样能达到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效果。比如,国庆节寻找国旗并敬礼,可以丰富旅途的意义,增进孩子的爱国情感;端午节、中秋节,和家人分享自己在学校制作的香包和月饼,既可以增进亲子互动,也能让学生灵活完成,增添乐趣。
在钟亚蓝看来,实践作业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完成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性,还要形成学习闭环。这个“闭环”包括实践作业的前置学习、回家后的实践操作、操作后的总结或体验活动。以学校的“观察稻谷发芽”活动为例,孩子拿到稻谷后,在家用器皿浸泡稻谷并连续观察,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无需家长包办。同时,孩子看到稻谷每日的变化也会更有兴趣养护和纪录。后期培育阶段,则由学校统一组织,孩子们带上秧苗去田里插秧,大大提升了动手能力。
作为班主任,钟亚蓝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实践作业变成家长担当主力的“战场”,“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家长则苦于事多难分身,老师也难以评估孩子的真实能力。相信无论是布置作业的老师,还是完成作业的家长,初衷都不是如此。”钟亚蓝说。
归还作业主动权,探索个性化教育
家长绞尽脑汁做实践作业,孩子在旁玩耍,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庭中并非个例。
为何不让孩子一起做?家长们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做手工的工具存在安全隐患;有的觉得孩子动手能力差,担心其作品不尽如人意;还有的担忧长时间使用电脑查资料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更有甚者,认为孩子在参与过程中可能会帮倒忙,拖慢作业的进度。
对于家长的焦虑和攀比心理,老师们也深感无奈。实践作业的初衷是为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家长和孩子享受共同参与的乐趣,增进亲子关系。如果由家长代劳,实践作业便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成都大学教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华锦认为:一是在教育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家长对成功的定义存在片面认知。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家长时刻担心孩子会落后于他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在实践作业上“内卷”,以期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二是实践作业的评价标准存在误导。在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不应仅仅依据作业或作品的精美程度来评定优劣,孩子在过程中的探索与成长才是核心。
“没有孩子参与的实践作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实际上等同于一次无效作业。”刘华锦强调,家长的过度介入,不仅会挫伤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孩子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因此,家长应将实践作业的主动权归还给孩子,并以观察者、陪伴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除此之外,在家校沟通过程中,学校应更多地了解家长、学生、老师的心声和需求。例如,建立更加完善的作业反馈机制,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将教师从过多的非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避免压力传导;探索更加个性化的作业评价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的跟风作业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校不必拘泥于统一要求,可以设置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任意挑选。”刘华锦举例,喜欢绘画的可以做手抄报,喜欢绿植的可以养花草,喜欢写作的可以写作文,喜欢摄影的可以拍照片……借此发掘学生的特长,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使孩子真正获得成长。“实践类作业不应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更加注重作业的完成过程,才真正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刘华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