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课堂教学评价须多元化

■周东华 廖柯熹

《教育导报》
2024年第89期(总第3984期) 导报三版

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高校课堂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是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道“关卡”。

传统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式存在重评教轻评学、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成效、重规范轻创新等问题。这种只关注结果忽略教学过程的评价就像管中窥豹,难以反映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而且,传统考核评价的形式繁杂,仅对课程进行“快照”评估,缺乏对教师教学实践长期进步和变化的跟踪,“冰凉”的数据统计结果有余,人文关怀的“温度”不足。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在重视教学过程规范性的同时,也抑制了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性,限制了教育多样性。

课堂教学涉及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多个方面,当传统评价体系收效减弱,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

首先,立足教育本质,扭转“量质”认识。“干多干少有区别,干好干差一个样”,以“量”代“质”的现象是以往教学评价的常态。目前,我国已进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的新阶段,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评价的常态。强化课程教学的“质”,引导教师持续开展课程改革,建金课、上好课,打造高阶课程,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提质增效。通过搭建多元化、多维度、全要素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打好促进教师不同发展赛道的“组合拳”,引导教师专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质量内涵建设,切实将“质”的理念融会贯通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其次,立足分类引导,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多方发力构建高质量的评价维度,分层分类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是激活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内生动力的前提。构建“书记、校长亲自抓——管、教、学三方共同参与——校、院、教研室三级协同运转”的常态化多层次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构以领导干部、校内外专家(同行)、学生以及第三方机构等人员在内的多类型评价者参与的评价机制;定期召开教学评估与督导工作会、听课情况报告会、青年教师教学指导专题会等多样化的专项活动,持续提升评价者对高等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新措施和新方法以及学校政策的理解应用能力,确保考核评价的高阶、客观和公平。“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开拓激励维度,通过评优评奖、教学竞赛以及优教优酬等激发教师潜心育人的热情,也为教师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对长期躬耕教坛、持续进行教学创新与教学探索的教师予以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激发教师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促进学校教学效果整体提升。

最后,立足多元发展,夯实“分类”发展空间,探索个性化评价体系。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评价,突出对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支持和鼓励,增强课程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先进性、多样性。引领教师因课制宜、因材施教,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对不同类型课堂教学的分类指导和评价,引导教师在不同的赛道走出特色、走出创新,如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关评价指标、线上教学评价指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评价指标及小班教学大班研讨等创新式教学评价指标等。科学构建长短相结合的时间维度,教学评价要密切配合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进程,构建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年度教学水平提升及职业发展历程的全过程综合评价,引导教师教学能力良性发展。通过学期课程教学中的“点式”评价,对课程教学进程的实时评价和反馈,促进教师动态调整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反思及逐步提升;通过以年为单位的“线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教师教学年度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复盘年度教学情况,分析和反思教学问题,科学谋划、改进方向;通过持续三五年,甚至整个教学周期的“面上”综合评价,形成教师教学情况发展数据流,引导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周东华系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廖柯熹系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处长)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