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第一节课,试卷讲评完毕,我便安排孩子们读作文书。
可有的孩子没有把书带来,我叮嘱他们下课后去借。第二节一上课,许多孩子都神气地举着手中的书,我表扬了这些同学。
这时,小杨(化名)歪着脑袋,拖着小碎步,挪到我跟前,怯怯地望着我。我猜她一定遇到什么困难了吧。
小杨这孩子胆儿小、没多少朋友,课后经常独自一人发呆。不过,这学期在我们的努力下,偶尔能主动举手发言。
小杨有些嘟嘟囔囔,虽站在她面前,但我实在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小杨,你能大一点声吗?”我蹲下身来,面带微笑,尽量与她平视。
小杨甩了一下头,“嗯嗯”清清嗓子:“老师,你可以帮我借一本作文书吗?”尽管声音依旧小,但我听清了。估计是小杨觉得自己的胆儿小,不敢去借,便来求助我了。
是直接给她拿一本,还是鼓励她自个儿去借呢?我觉得,不能因为孩子遇到困难,成人就直接包办代替,让他们失去锻炼的机会,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只有在锻炼中才能学会成长。想到这儿,我决定给小杨找点“麻烦”。
“小杨,我看你现在进步了许多,既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能上黑板写生字了,晚自习后还敢一人回家,真的很不错呀!”最近好几次自习结束后,我都在路上遇到小杨,这可是三年级时,不敢想象的事情。可能我列举的都是事实,小杨不停向我点头。周围的孩子听到我们的对话,纷纷向小杨竖起了大拇指,都说小杨胆儿的确变大了。
有了铺垫,我便试探着问:“小杨,你也可以学他们去借书啊,隔壁班同学都很乐于助人呢!”小杨一听还是要自己借书,闭着眼睛,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看来她还不能迈出这一步,我想慢慢来吧。
“那好吧,今天就由老师陪你去。”
小杨高兴地在前面带路,我原本打算让她在最近的四(2)班借,可她径直走到了四(1)班门口。王老师正准备上课,我刚要与王老师说明情况,令人意外的是小杨却抢先一步:“老师,我可以借本书吗?”看到是小杨,王老师热情地招呼她进教室。一阵耳语,王老师听懂了她的意思。她热情地说:“谁能借给小杨作文书啊?”话音刚落,班上的孩子纷纷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借书给小杨。也许幸福来得太突然,小杨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东望望、西瞧瞧。一个小男孩抱着书,冲到了小杨的面前,硬是把书塞到了她怀里。
回去的路上,小杨像一只开心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她从来没这么开心过。
“小杨,你今天表现不错哦!我要为你点赞!”小杨腼腆地笑了笑,我继续说,“其实借书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吧,今天证明了你能行!”我伸出手掌,小杨也很配合地和我击掌。她眼睛里闪烁着一道自信的光。
我在班上讲述了小杨借书的经过,孩子们为都小杨的进步鼓掌;我也给小杨的妈妈发去短信,分享了她的进步,希望她也看到女儿的优点,多鼓励女儿。
后来的小杨,胆儿依旧很小,但她课间能主动和同学聊天,不再一个人发呆,慢慢地变化着。
看来,这次“麻烦”,还真是找对了。我真心地为小杨的变化感到欣喜,看来这种“麻烦”以后还要给小杨多找一点才行。
为什么我没有选择直接帮助她,而选择给她找点“麻烦”,理由不言而喻。儿童是创造的中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更倾向于后者,不断给他们找“麻烦”,让他们在“麻烦”中锻炼自己,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成长的自信,这种体验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