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回礼”

■北京市育英学校 陈新红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2期(总第3987期) 导报三版

每逢学生上学,我发现,学生进校都很有礼貌,有的学生行摆手礼,有的学生行鞠躬礼,他们面带微笑、眼睛真诚地望着老师说:“老师好!”多数老师也很有礼貌,微笑摆手回礼,连声说:“谢谢!”“同学们好!”

我也发现了一种现象,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这些真诚的举动并不在意,只是简单回应一下,没有同样真诚地望着学生的眼睛“回礼”,或微笑着说声“谢谢”。

我敬佩那些对每个学生的礼貌问候都认真回礼的教师,这是一名教师的育人行为规范。“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应该从师生日常的“礼尚往来”开始做起。学生说:“老师好!”教师说:“同学好!”学生说声“谢谢老师!”教师说:“不用谢!”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正是高品质教育发生的机遇。这种纯粹的关注和互动,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回礼”。

但是,大人们,包括教师、家长,常常表现得心不在焉,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有一次,我看见一个父亲陪孩子运动。孩子在旁边跳绳,他却在玩手机,或不断地看手表。你能感受到他盼着孩子妈妈赶紧出现,这样自己就自由了的心情。那位孩子喊爸爸为他数跳绳的个数,爸爸却不耐烦地说:“自己玩。”孩子生活在当下,而父亲却想逃离。在当下的情境中,父亲关注着过去和未来、关注着外面的世界。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定有问题。

我经常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地去关注身边的人,全心全意去倾听他们的表达。我有时太着急,甚至会打断他们的话,这是以主观的态度判断他们的表达,没有用心灵去倾听他们的声音。这也属于上述教师与学生、父亲与孩子之间交流互动表现出的问题。我应该回到当下,真正地与他们在一起。

真正的倾听,是倾听时完全不带任何动机,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判断去听,而是没有任何抗拒地、全神贯注地倾听。我们带着这种平静的心态,才会发现什么是真实,体会到对方话语的真正意义,就像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那样去感受、安静倾听、用心接受,没有丝毫的反感与成见。教师的课堂,也应如此,以倾听学生为主,否则就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这便是“在当下交往的智慧”。

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已习惯用“是”与“非”来判断孩子,比如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用惩罚来管教孩子。奖励用得多了,孩子会希望得到更多奖励,变得不满足;长时间没有机会赢得奖励的孩子,会变得不在乎这样的奖励。惩罚用多了,会引发逆反、抵抗,甚至是仇恨,孩子会变得自暴自弃。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呢?我想到了第三种空间策略,与“在当下交往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某个孩子违反纪律,我没有采取惩罚的措施,而是请有威望的同学与这位同学沟通,让他自己说说过程,自己说以后应该怎么修正,其他同学提建议。我们应该把犯错当成孩子成长的重要机遇,关键在于他“顿悟”的过程。当孩子意识到因自己的原因,影响了自己责任的体现、影响了集体的进步,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再如,在课堂上,有些孩子总爱说话,怎么办?是提醒、训斥、责罚,还是课后请家长到校?这些都是办法,可以暂时奏效。但是就长远来看,可能没有好的效果。于是,我与孩子们在班会课上一起“头脑风暴”,制定了课堂规范标准。当学生再违反时,让他想想违反了哪一条、该怎么办。他自己就会自觉纠正,不会抱怨老师或同学了。

对于奖励,我一直认为,一定要履行基于某种价值观引领下的鼓励行为,让学生享受到努力的成果,而不是把目光锁定在物质荣誉上。如果某小组获得了好成绩,班主任可以给他们一个权利:选择把本组学生的座位迁到教室的最佳位置。有的孩子表现突出,可以鼓励他们做学校某些部门或活动的志愿者。

这些案例,我认为都是选择了“第三空间管理”的办法,尽量避免非此即彼的“是非”观念。我把这种管理称之为“合作管教”,其背后逻辑是——找到问题发生的真实原因,建立一致的价值观,让孩子产生班级归属感,师生合作、参与改进。

当拥有“在当下交往的智慧”,才能有如此真实的感受。教育者,包括家长、一切成年人,都应有如此智慧,把自己最美好、最简单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们,孩子们同样会把他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回馈给我们。我向往这样的交往、期待这样的教育。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