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4期(总第3989期) 导报二版

“孩子回家告诉我,老师从午休时间到下午第二节课一直在帮助他们突破‘跳大绳’的难题,耐心地陪伴孩子们练习。”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宋女士说,“入学以来,能明显感觉到老师们在认真、负责地培养孩子们的各项能力,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新生家长许多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在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许多家长都与宋女士有相同感受。学校不仅提供了许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牵头整合多方资源,开拓社区育人场域,让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受到广泛肯定。据了解,2015年至今,学校持续对社区5000余户居民展开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学校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工作认可度逐年上升,满意率从75%提升至90%。

用“专业”引领共育工作

“学校与家长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校长马宏韬说,“在校家社协同育人过程中,由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的明确要求,也是家长们育儿中的现实需要。如果‘家’与‘校’不能做好协同,教育效果将‘1+1<2’。”

为此,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提倡“校”与“家”各归其位、“老师”与“家长”各司其职的共育理念,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在共愿、共通、共享中实现共育。

如,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主题家长课程:一年级新生家长有幼小衔接课程,二年级则设置有习惯养成课程,三四年级开展亲子关系主题课程,五年级开设法治科普类或者矛盾调解类课程,六年级则开始学习青春期系列课程。主讲教师会介绍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方法;分享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为家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也会向家长传授亲子沟通的技巧和策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在一次“亲子沟通”公开课后,学生蒋子苒的爸爸深有感触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孩子的差距,也许缘于家长的差距。所以,觉得孩子不好时,作为家长要先反省一下自己。”“家长观念的转变是对教师团队最大的鼓励。”马宏韬表示,共育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家长树立更加科学的育儿观念;另一方面,也利于增进他们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同。

教师是协同育人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也是家长课程建设的主导者,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至关重要。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北区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周沁介绍,学校采用分层培养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技能,“潜力教师”“中间经验教师”和“领航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问题需求进行学习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能获得针对性的提升。

“学校还会定期举行团辅活动和案例式、情境式学习,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周沁表示,“老师的倾听、共情能力提升了,才能获得家长和孩子的信赖。在情境式学习中,总结应对问题的最佳处理方式,才能在遇到现实难题时巧妙化解。”

聚焦“问题”,解决家长困惑

“解决家校共育问题,不仅需要学校‘主动出击’,由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家长打造课程,还需要‘双向奔赴’,从家长困惑入手,为他们定制解决教育问题的‘专属方案’。”马宏韬介绍,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学校在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启动了“菜单式家长培训”,通过定制化的培训内容,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前期,一线教师会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培训需求,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包括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在内的多样化课程。同时,筛选和整合线上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视频课程、电子书籍、专家讲座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线上分享教育资源、专家讲座,线下举办家长沙龙、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根据时间与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与培训方式参与。

“直接问家长有什么困惑、问题,有时他们也无法准确概括,或是不好意思直说。”周沁表示,为了不给家长增加压力,同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学校会采用“迂回战术”收集意见。如,设计“亲子互动作业”。孩子绘画或记录自己一周内在学校发生的最开心的事,并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需要为孩子评星,并在同一张记录表中写下“想对孩子说的话”和“想对老师说的话”,由孩子交回老师处。在“孩子记录在校生活、家长了解孩子表现、老师知晓家长心声”的互动中,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了,隐性问题也能及时被发现与解决。

针对共性问题,学校会开展集体式学习,根据家庭的不同情况,老师也会进一步进行精准化分组,提供针对性指导,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只是输出方,家长也不只是接收方,他们可以双向互动,进行更深度的沟通交流。”马宏韬说道。

后期,学校也会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家长对培训的反馈,评估培训效果,进一步整合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库。在马宏韬的观察中,通过“菜单式家长培训”,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了显著提升,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度提高了,家校沟通也更加顺畅,家校共育的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也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整合资源,找到共育着力点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在马宏韬看来,引入家长、社会资源,让孩子在“社会大讲堂”中丰富体验、增长见识,学会知行合一,是对这一理念很好的践行。她认为,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既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各自发力,完善自身配置,也需要三方齐心协力、求同存异,让孩子在具有差异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在学校开展的研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挥统筹、整合作用,协调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资源,共同为孩子设计适合的课程活动。以“麓客岛研学实践”为例,学校教师与家长委员会紧密合作,组建了一个家长志愿者社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志愿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优势,积极参与到研学实践的组织、实施当中。

在研学活动中,家长也成为了孩子们的“老师”。有的家长是野外活动爱好者,拥有丰富的户外探险经验,便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麓客岛的生态环境;有的家长是手工艺制作者,主动策划了“树叶画”等动手体验环节,让孩子在自然中探索美、体验美、创造美。

同时,教师也成为了校家社资源的“协调者”,积极与麓客岛所在社区联系,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在该研学活动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体验了麓客岛的自然风光,并细心地为他们讲解人文景观。校家社共同参与了研学实践中的互动游戏,如户外团队协作游戏、喂养小动物等,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寓教于乐的研学实践平台。

“学校、家庭、社区育人思维的转变,育人方式的改变,协同能力的提升,必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马宏韬谈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正是校家社协同共育的着力点所在。

除了“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在校内,学校也会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班级开展专题讲座。如,有一位同学的家长是眼科医生,受邀为孩子们带来了“爱眼,从我做起”的专业讲解,除了知识普及,还设计了“体验失明”环节,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教师也在家长的专业培训中提升了认知,填补了‘知识盲区’。不同职业家长的进校讲授,既有助于为孩子们科普专业知识,也有效地加强了其他社会资源与学校的联系。”马宏韬介绍,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有的家长还邀请孩子们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做“职业体验官”,如去消防大队实地体验消防员的工作。

“多方资源的综合利用,拓展了学校教育的主题和范围,实现了‘1+1+1>3’的育人效果。孩子们的知识探索不局限于书本,课堂学习不止步于教室,学校外也成为了教育发生的肥田沃地。”马宏韬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