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秋意,学作文

■王晓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4期(总第3989期) 导报二版

二年级的大宝是个粗线条的男孩子,他对老师布置的写话任务有点畏惧,无从下手。于是,今天我带他去观察秋天、描写秋天。

我带着他往小区后面走,那里有一片农田和菜地。我们在小区北门闻到了一股清香,大宝说:“好香啊,什么味道这么香?”我抬手一指,小区门口的路边有一排桂花树,银桂金桂间杂,黄的发白、红的泛橙。我问他:“你记得那首写桂花的儿歌吗?”他张嘴就来:“金桂花、银桂花,秋风一吹,香万家。”看来,这来无影去无踪的秋天,算是被我们抓到了一只香飘飘的“衣袖”。

看看桂花的形状,他发现细小的花瓣呈十字形。闻闻桂花的香气,他说:“有元宵的味道。”我告诉他:“是桂花元宵的香味来自这种花,元宵有桂花香,而不是桂花有元宵味。”这番话颇像绕口令,但好歹让他明白了,我们吃过的桂花元宵跟眼前的植物有关。一种小朋友不怎么熟悉的植物,就这样和他的生活联系上了。

过一条马路,就是各家各户的菜地,种啥的都有,好多人正在地里忙活着。一位老大爷正在玉米地里扳玉米棒子,我让大宝去帮忙。玉米棒子是枯黄色的,扳下来,撕去外皮,像豁牙巴,缺了好多。大宝很嫌弃,问:“怎么这样?”老大爷给他解释:“今年高温,虫子多,这些玉米棒子人不能吃了,只能用来喂猪、喂鸡。”扳玉米棒子,大宝记住了玉米是在秋天收获的,还知道了世上至少有两种玉米,有我们餐桌上那种饱满、甜糯的,也有这样豁牙巴的。世界的多彩,要靠孩子一点一点观察、积累。

一路上,大宝看到了像鸽子蛋的红萝卜、像乒乓球的白萝卜、像成人手指头的青萝卜。“萝卜开会、群英荟萃”,不身临其境,是想象不出的。地里还有山芋,问一位正在割山芋藤的农妇:“这是要起山芋了吗?”她说:“割了藤喂鸡,山芋还不能挖,得等下霜。下了霜,山芋就出粉了,甜了。”大宝问:“什么是霜?”什么是霜呢?我想想该怎么跟他解释,那天我们在盐津大桥上赏月,背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大宝是知道的,霜就是再冷一些,小露珠变成了冻干的粉末,就是霜。

经过一架枯树枝搭的扁豆架,扁豆花还开着,已经结了好多豆荚。我让大宝描述一下扁豆的花和豆分别是什么样子,他竟然说,扁豆花像眼睛,豆荚像眉毛。这个比喻真有意思。低年级的孩子,打比方总是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入手。

扁豆架旁边是一块稻田,我摘了一粒稻子,剥去稻衣,让大宝嚼一嚼。他分不清楚稻与麦,这回我要加深他对稻子的印象。他夸张地嚼,嘴角嚼出了白色的汁。我问他:“什么味儿?”大宝说:“嚼出了大米味儿。”这就对了。我告诉他:“这就是稻米,稻子脱了壳就是米。”一穗穗稻子沉甸甸地弯腰、低头,向秋风点头,向秋阳微笑。

回来的路上,我们特意转到种着柿子和板栗的人家。柿子挂在枝头,像小灯笼一样招摇,大宝已经尝过,也认得。这次,我们再来会一会“老朋友”。结在树上的板栗,他没有见过。树不高,结的板栗却不少,三五个团在一起。我让大宝去摸一摸,他被刺了一下,赶紧告诉我他的新发现:“板栗满身的刺是它的保护伞,不让人靠近它、摘它。”不被刺一下,哪有这个新认识?

我们和主人家要了一个板栗,试着剥开。原来要剥几层皮才能吃到果肉,一层毛刺、一层棕色的硬壳、一层淡黄色的内膜,最后才吃到清甜的板栗果。

回家后,我告诉大宝:“我们今天去寻找秋天,相当于去买菜,看到了好多,买回来了一部分,还要挑选、配菜,才能做出美味。”大宝点点头,开始思考他的作文要怎么写。接下来,就是等待。

一位朋友这样教孩子写作:一个苹果,一个红通通的苹果,一个红通通的、圆圆的苹果。扩词成句,再成文。这种公式化的看图写话,短期见效,但是对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语言能力没有多大帮助。相反,会束缚他的想象力,抑制他的创造力。我想,真正的作文指导,越是低年级,越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生长语文能力。

大约一节课的工夫,大宝写出了一篇作文,内容比较丰富,感受也细致、具体。一起来看看吧——

寻找秋天

今天,我到田地去看看。刚走到田地边上,就闻到桂花的花香,发出这种香味的桂花是银桂。我想到了一首儿歌:“金桂花、银桂花,秋风一吹,香万家。”

走到田地里,都是玉米,我问摘玉米的爷爷:“能不能摘一个?”爷爷说:“行。”今年天气太热,虫子又多,所以玉米长得不太好。我摘了几个,都有点坏了。回来的时候,我看到了板栗。板栗的皮有三层:第一层是毛刺,最难剥,需要戴手套,还要用到工具刀;第二层是硬硬的壳,要用剪子;第三层是薄薄的、淡黄色的皮,最好剥;最后,才露出我们喜欢吃的、黄澄澄的板栗果。

我还看到了稻田,稻子们都弯下了腰,因为稻穗饱满了、成熟了。秋风里还有扁豆花、扁豆荚在舞蹈。原来秋天无处不在呀。

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二(5)班张司墨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