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一早,在雷波县东北部的箐口乡,群山之间云雾缭绕。在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的名师送教活动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5位名师在箐口乡中心校,针对该校学科教学的薄弱点、教师成长的关键点,带来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心理健康5堂示范课,和一场针对教师心理赋能与心态调适的专家讲座,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在神话故事中体验阅读乐趣
“盘古、伏羲、女娲、燧人、黄帝、炎帝,他们都有着哪些故事呢?”在四年级3班的语文课上,成都金苹果公学语文教师陈皎苒带着同学们一起翻开《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上了一堂生动的整本书阅读推进课。
“中国神话传说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解开原始文明密码的钥匙,生动体现了先民浪漫的想象力与旺盛的创造力。”在课堂上,陈皎苒先用图片让学生整体认识书中的重要人物,随后通过人物和故事连线、统筹人物和事件形成时间轴等小活动,让学生发现神话人物和历史的关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及探究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陈皎苒还通过给出与神话相关的诗歌等延伸阅读资料、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中国神话传说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神话传说的深远影响。
“除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的兴趣,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探究话题,从而引发后续的探究性阅读。”课后,陈皎苒围绕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向箐口乡中心校语文组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介绍,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不是单篇阅读的堆积和罗列,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对接其他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学习任务群之间的交叉延伸和相互渗透,并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表现,针对学情开展个性化指导,真正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陈老师不仅为我们上了示范课,还向孩子们赠送了书籍,我们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后多多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尝试,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的乐趣。”箐口乡中心校语文教师宁璐璐说。
一场图形面积的数学之旅
“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后续我们将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它们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五年级3班的教室里,成都霍森斯小学数学教师任美全带着学生,围绕《图形面积计算》,踏上了一场生动的数学之旅。
任美全先带着学生回顾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入新课学习,随后给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特征,认识底和高,引导学生思考其面积计算方法。“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块‘菜地’分配是否公平?”在课堂中,他通过设置情境判断,引起学生认知冲突,随后通过格子图测量两个图形面积,利用填表让学生猜想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再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对应的高。
“今天,我们把未知图形面积计算转化为已学图形的面积计算,那后续将要学习的三角形、梯形和圆也能像今天这样研究吗?”任美全的追问,为同学们的后续学习留下了结构化的“端口”。他表示,该课堂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方法迁移,能够自主探究学习类似的内容,在学习完小学阶段的几大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后,形成知识结构,将各散点知识进行串联结构化,在结构化的过程中有对比和类比,从而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意识和能力。
课后,任美全就如何培养学生结构化意识和能力,向箐口乡中心校数学组教师分享了经验。交流结束后,箐口乡中心校数学教师周春感慨地说:“任老师的课堂思路非常清晰,以后,我们也要结合今天学到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课堂设计,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山村校园传出悠悠歌声
当天,五年级2班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生动的音乐会,在成都墨池书院小学音乐教师杨昕珏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课堂上,杨昕珏首先通过生动的牧场环境描述和音效,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牧场世界。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游戏,学生们迅速融入了课堂氛围。在“牧场探险”环节,师生在三拍子的节奏中进行了“动物叫声接龙”游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动物叫声的记忆,还让他们熟悉了三拍子节奏。随后,杨昕珏引导学生在音乐中行走,通过步伐规律探索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对比和乐句的起承转合。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情感,杨昕珏还设计了抛纱巾游戏,让学生熟悉弱起小节,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杨昕珏引导学生进行了牧场声音探索与音乐创作。学生们使用蛙鸣筒、三角铁等乐器伴奏,进行了完整的表演唱。在拓展活动中,学生们还自由发挥,创作出了更多与牧场相关的音乐元素,如添加新的动物叫声、使用不同的乐器等。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更加热爱音乐,用音乐为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杨昕珏表示,这节课除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弱起和乐句结构以外,还通过各种小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杨昕珏围绕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古诗词如何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向箐口乡中心校音乐教师分享了教学经验。
“杨老师的音乐课环环相扣,在如何跟学生互动、如何将学生引入情景等方面让我很受启发。下一步,我也将优化课堂设计,让音乐课更生动、更高效。”箐口乡中心校音乐教师马玄一说。
趣味面具中的美育探索
在三年级1班的教室里,成都墨池书院小学美术教师周国强带着学生们一起了解面具知识、在面具上作画,每位同学都动笔绘制了自己的专属面具,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
“同学们都知道,面具通常由木料、塑料、金属、纸张或布料等材料制成。它们也有着多种用途,包括装饰、保护、表演、医疗、安全等。”在课上,周国强展示了我国各地不同风格的面具,还介绍了面具的种类、用途,以及背后的故事,引起同学们对面具的强烈兴趣。
了解完面具知识后,如何绘制面具呢?周国强教学生勾勒三种常见的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花边纹和云纹,并指导他们运用三种纹样装饰自己的面具,做到线条流畅、画面疏密搭配合理。同学们结合学到的纹样,发挥想象力,认真地在面具上勾勒出喜欢的图案,完成后迫不及待地穿上绳子,把面具戴在脸上,十分自豪。
课堂结束时,周国强又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了四川戏曲中的面具,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要有文化自信,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后,围绕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话题,周国强与箐口乡中心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教师锤炼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箐口乡中心校美术教师吴波告诉记者:“从观念的引领到技法的教授,再到每一个步骤如何处理,周老师都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研讨,上好美术课,把美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为山区师生积蓄“心”能量
“孩子们,当你们遇到烦心事时,会用怎样的方式排解呢?”在提问中,成都市中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刘桂的心理团体辅导课正式开始。她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六年级2班的学生敞开心扉,讲出自己排解困难的小妙招。
“我会告诉自己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我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我会向父母和同学倾诉。”……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讲述起自己面对消极情绪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很棒!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看到了你们的坚持,你们都是内心强大又阳光的孩子。”刘桂肯定了学生们的做法,课堂气氛在师生互动中活跃起来。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套心理健康操,我们一起站起来跟着视频做动作,把烦恼和困惑抛在脑后。”在音乐声中,孩子们跟着刘桂一起蹦蹦跳跳,此起彼伏的爽朗笑声在班级中回荡。
在随后的课堂中,刘桂借漫画《情绪黑洞的故事》向学生讲解了什么是情绪黑洞。学生在她的循循善诱中逐渐明白:消极情绪并不可怕,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释放出来,自己将会愈来愈强大。
如何才能克服消极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刘桂用“3 I理论”,即心理复原力的优势视角理论,给出了答案。她告诉学生,首先要正视自我,寻找内心深处消极情绪的来源;而后,要知道自己拥有哪些力量,能帮助自己对抗和消解负面情绪,例如父母支持、朋辈支持、老师引导等;最后,要回归自我,用外界和自我的力量为内心赋能。
课堂最后,刘桂为学生带来了“折叠纸张”“沉思12秒”“深呼吸”等互动心理游戏,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一堂由浅入深、好玩好用的心理团体辅导课。
这堂生动有趣的示范课让在场的听课教师深受启发。箐口乡中心校班主任杨蒙娜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又不知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刘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互动和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这让我意识到心理辅导类课程的落脚点要放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上。”
教师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发展,因此,关注和保障教师心理健康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命题。当日下午,刘桂还为箐口乡中心校全体教师作了一堂《向阳而生追光而行——教师心理赋能与心态调整》讲座。
讲座中,刘桂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职业满意度、促进个人成长等角度论述了教师心理赋能的重要性,她告诉教师们,心理赋能要从增强自我意识开始。她还借助“镜像游戏:模仿对方的刻板印象”“ OH卡”等互动游戏,向教师展示了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认知重构。
“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在场的教师纷纷表示,刘桂老师的讲座引人深思,在此过程中,大家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提升。
教师拥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才能为学生的心理赋能。讲座的下半场,刘桂指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她告诉在场教师:“人人都是心育工作者、班班都是心理辅导室、课课都是心理辅导课、处处都是心理教育场。”她向在场教师传授了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强调了家校沟通的重要价值,并给出同家长建立良性关系的方法。
“刘老师的讲座治愈了我,让我意识到为自己赋能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正确方法。”箐口乡中心校教师刘艳梅表示,“未来,我也要向她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心态阳光、懂心理学、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