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理解孩子

■安宇影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7期(总第3992期) 导报三版

孩子长大了,粉色的小自行车已无法再骑,坐上去腿都伸不直。爸爸打算把这辆小自行车送人,于是在朋友圈发布了“招领启事”,很快便有人回应。

下午放学后,我们接到孩子。爸爸说:“回家后把自行车擦干净,搬下来放进汽车后备箱,明天送给别人。”孩子闻听此言,不禁悲从中来,却又不敢大声哭,只是默默地躺在后排座位上流泪。

我给她擦眼泪,却总也擦不完。

爸爸很生气,批评她不懂得分享,说用不了的东西就该和别人分享,不能这么小心眼、这么自私。

孩子不敢反驳,只是不停地流泪。

回到家,爸爸在楼下等,我和孩子上楼搬自行车。

一走出爸爸的视线,孩子立即放声大哭。我劝她:“别哭了,妈妈再给你买辆新的、大的自行车。”她摇头,哭着说:“妈妈,这是我最爱的车子,是你给我买的生日礼物。我不舍得送给别人,我都骑了好几年了,上面还有你专门买的红飘带。我舍不得,妈妈!”她边哭边嘟囔,惹得我心里也非常难受。

我把车子搬出来,她一把抢过去,把猫放进车篓,呜咽着说:“点点还没有坐过这个车子呢!呜呜,我还没有骑车带点点出去玩过呢!”

我只好让她带着猫、推着车在楼道里转了一圈。

等电梯时,她抱着车子呜呜地哭,抚摸着车身,一遍遍地说:“车子,对不起!我不能陪你了。”

爸爸把自行车搬进汽车后备箱,孩子呆呆地看着,不再哭泣。

返回电梯时,她附在我耳边小声地说:“妈妈,自行车说,它愿意去。”此时,她那张满是泪水的小脸上写满了“悲壮”。

当天晚上,孩子在日记里写道:“那辆自行车在我家已无用武之地,它被闲置在墙角,落满了灰尘。它到了另一个孩子家里,会继续发挥作用。我应该勇敢地跟它告别——我长大了。”

看到这些文字后,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一直以为孩子不舍得送走自行车只是出于对玩具的依恋,没想到这件事在她心里掀起了如此大的波澜,竟让她快速成长。

我们这些大人,总自诩爱孩子、为孩子好,可是我们真的懂孩子吗?

无论孩子多大,是幼儿还是青少年,对于物品的归属,都应由他们自己做决定。给,或者不给,都不是必须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分享或赠予,但不要私自或强行决定。

有些东西,父母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对孩子来说却很重要,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样的物品是不能分享的,不是大方与否的问题,这一点需要父母理解并尊重。

很多父母习惯用大人的思维思考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是亲子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教育孩子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不要为了图省事,而选择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只要父母愿意放下身段,蹲下来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会给予我们正面的回馈,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