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密:孩子为何成为欺凌者?

本报记者 张文博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7期(总第3992期) 导报一版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家长在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后,开始让孩子学会自卫和反击。然而,要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欺凌,我们需要深入探究欺凌行为的源头。那些欺凌者,他们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做?成都文理学院应用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刘卡静分析了欺凌者的心理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看,欺凌者往往是这样想的:我遭遇的挫折,要“还”给不相干的人。于是,他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试图通过攻击他人来消除内心的不适,这是欺凌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欺凌者内心充满愤怒等情绪且缺乏控制这些情绪的能力,因此欺凌行为既是情绪控制的问题,也是情绪表达方式的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没有人是天生的欺凌者,其行为模式也并非一日形成。事实上,家庭环境往往是孩子成为欺凌者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生活美满、从小得到关爱的孩子,通常不会成为欺凌者。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孩子从环境中观察并习得各种行为和习惯,而与同龄人的攻击性互动,常常与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有关。

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父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认为实施暴力是正常的。

心理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叫作“踢猫效应”:男主人被上司批评之后,心情很不好,于是回家与妻子吵了一架。妻子的愤怒无处发泄,只好把旁边玩耍的孩子训斥了一番。莫名其妙挨了一顿训斥的孩子怒火中烧,看到院子里的猫,就去狠狠踢了猫一脚。心理学家用“踢猫效应”来描绘负面情绪在不同人之间流动转移的过程。坏情绪像水一样,往往由高等级向低等级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也就是说,父母施加给孩子的暴力,可能会被他转移给同龄人。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对攻击者的仿同,即模仿认同了攻击者的行为,使自己与其一致。这样既可以避免心理冲突,又可以将自己受到的伤害转嫁给他人。

而在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孩子无限宠溺,但这种宠溺往往只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上,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凡是被压抑的,都可能以更丑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因为长期受到忽视,难以形成健全的情感连接,无法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感受,转而在学校通过欺凌同学来获取掌控感和优越感,满足其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此外,欺凌者也可能出于自我价值确认的需要而实施欺凌。比如,孩子因学业成绩不佳,在家中遭受批评,转而在学校通过欺凌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贬低对方,以此提升自我价值感。

校园欺凌是一种具有心理动机和心理影响的特殊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和干预校园欺凌行为,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