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学校处于新都和成都中心城区的交界地带,班上相当多学生都来自留守或离异家庭。每当我跟家长反映孩子存在的问题时,家长们要么回复我:“老师,我拿他实在没办法,麻烦老师管严点。”要么跟我倒苦水:“老师,平时我们都不在家,家里就爷爷奶奶带孩子,我会跟孩子好好说说的,希望老师管严一点,做错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一次次的家校联系,我听到的是家长的无奈,听到的是家长对陪伴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听到的是家长对问题的逃避。
班上有一个女孩 A,话不多,也不爱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写作业。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性格内向,没太在意。慢慢地,我从她的作业看出了问题:她做作业的速度总是落后于其他孩子,质量还不高,我提前布置要求回家记忆的词语,第二天听写她还会错很多。我开始思考背后的原因。于是,我开始在平时有意地多和她交流,终于,她跟我说了心里话:她家里有6口人,爸爸很少过问她的学习和生活,爷爷奶奶更关心弟弟,唯一管她的人是妈妈,但妈妈要上班,管她的时间也不多。而且妈妈的“管”就是催她做作业、关电视,她最受不了的就是妈妈催她。她觉得家里没有人喜欢她,有没有她都无所谓。“妈妈越催,我越要慢”,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她抿得紧紧的嘴巴和微微发红的眼睛。
看着这个女孩子,我既心痛又惋惜。我开导她:“你妈妈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吗?”她摇摇头,说:“没有说过,说了妈妈也不会听的。”我微笑着说:“老师帮帮你吧,有老师的协助,你愿意和妈妈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她顿了几秒,轻轻地说了声“愿意”。我把这个约定记在了心里。
班上还有一个男生 B,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平时和外婆一起生活。一次课堂上,我表扬另一个孩子这学期的书写和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说有爸爸管就是不一样。这句话引得男生 B在一旁抹眼泪。还有一次学校运动会,他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到校,他来找我说不想参加任何项目,因为想和妈妈多待一会儿。我问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对他们的思念吗?”这个男生哽咽着说:“说过一点儿,没用,说了也不会有用的。”这个男孩的隐忍让我心疼。
这两个孩子,一个的家长不清楚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也不理解家长;一个因为家庭的变故,缺少家长的关爱。如何才能帮助这些孩子和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呢?我想做点什么,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更想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不易;还想让他们大声说出彼此的爱,用爱消除矛盾与隔阂。
我特意组织了一次家长会,作为打破坚冰的突破口。第一步,让孩子们表演了两幕情景剧,生动再现了“开明讲道理的父母”和“急躁暴力的父母”两种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在场的父母从一开始的被孩子逗乐,到专注地观看,再到紧蹙双眉陷入沉思,我知道家长们已经开始反思。第二步,我在班上挑选了包括女生 A和男生 B在内的20名平时和父母关系较紧张的孩子,让他们以“爸爸妈妈,我爱你,我希望……”的句式大声说出内心的想法。孩子们依次上台,从起初的不敢开口到最后泪流满面地倾诉,台下的父母也从开始的面带微笑到不住地哽咽。整个过程,我没有说多少话,但我感受到了情感的流动。
之后,我又主持了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要求孩子们找出一张和父母的合影,讲一件和父母间的故事。总结时,我告诉学生:每一刻,父母都是在用他们所知晓的最好方式与你沟通。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以跟父母讲。
我还转发了一些指导亲子沟通的视频给那些有意愿改进亲子关系的家长,希望家长能学会一些亲子沟通的实用技巧。同时,我建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制定家庭和谐交流公约——“我们的约定”,可以对家庭交流时间、交流要求、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做约定。在后续过程中,我不定时地对这些家庭进行跟踪了解,大多都进展较顺利,但还是有一些家长遇到问题仍然不知所措,打电话找我想办法。每次接到电话,我既焦虑又欣喜,因为我知道家长们在遇到问题时不再盲目粗暴地凭本能解决,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不久后,女生 A和我说:“老师,我妈妈变了,她不再经常催我做这做那了,而且还会问我的想法。……”男生 B也和我说:“老师,我妈妈基本上每天都会给我打个电话,我好开心。……”
影响一个孩子需要多久?改变一个家长又需要多久?或许需要一次促膝长谈,或许需要一次专家演讲,又或许需要一年又一年……也许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一直努力、用心,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一定能带着家长走进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