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脑科学规律为高效学习“筑基”

■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 许明明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01期(总第3996期) 导报三版

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是中小学教师优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指标。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坚持立德树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向,又要遵循脑科学规律,切实培养学生日常学习的基础性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花费时间少、过程体验深、参与机会多、结果收获大”的高效学习。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精准学习》一书中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奥妙,指出“专注”“主动参与”“错误反馈”“巩固”四大支柱,构成了人类学习的底层逻辑。本文以此为指导,围绕“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作业”三个基本学习行为,探寻教师如何提升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能力。

一、高效学习是“生问式学习”

所谓生问式学习,就是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发现、提出和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学习。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作为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一个认真提问的学生,他的学习一定是专注的、是主动参与的,而一节无视学生困惑和提问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关注学生困惑了吗?引导学生提问了吗?鼓励学生质疑了吗?因此,要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必须自觉处理好学生的提问。具体地说:

1.启发学生“生”问。问题即学生,提问既隐含着学生全神贯注、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又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借助学生提问,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进而以学定教、以问优教,让教学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要秉持倾听立场,积极创造条件,把习惯性询问“都懂了吗”改为“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你的困惑是什么”,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反思学习,生成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2 .指导学生“会”问。学问学问,先学后问。要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在“学”中生“问”,“思”中优“问”。具体说,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预设”基本问题,让学生在读书思考、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生成”自己的问题,教师再汇总、分析、整理和提炼,与预设问题“整合”并形成新问题。新问题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创造,既聚焦教学重点,又融入学习难点和疑点,让学习在教学引领与学习需求的深度融合中真实发生。

3 .鼓励学生“敢”问。学生提问虽然鲜活具体,但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增加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要创设“容错”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容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提问中暴露的“错误”,既是深度思考、反思总结不可回避的“经历”,又是老师和其他同学生成新问题的“契机”,进而让“错误”成为高效学习的宝贵资源。

二、高效学习是“共享式学习”

所谓共享式学习,就是一个学生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其他同学也能够同时享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接连请几位学生回答,每个学生都从头回答。一名学生回答时,班级的其他同学在旁观和等待。当学生回答声音不大时,老师就走近这个学生;老师肯定答案时,一些同学或没有听清、或没有听懂,仍在云里雾里。其实,教师的提问并不在于获得答案,而是要创造一个有效促进全班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机会。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引导学生“大声”回答。教师提问的是某个学生,但施教的对象是全班学生。因此,在提醒同学安静、不插话的同时,让学生大声回答,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完整回答的自信品格,又能保证班级其他同学都能听清。这样,一个学生的回答,就成为班级其他同学学习的资源和机会。

2 .引导学生“接着”回答。老师在提问下一个同学时,不要让学生从头回答,而要引导学生“接着”回答,补充上一个同学没有答全的部分、没有答完的地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捕捉和研判信息,修改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把“发言热闹的教室”转化为“用心倾听的教室”,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用心倾听”的共享式高效学习。

3 .引导学生“书写”答案。回答,既可以口答,也可以笔答。尤其是重要问题,要在学生的手底下得到解决。老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求全班同学把自己的思考“写”在纸上;然后,通过实物展台或黑板,展示一两个学生的答案,并说出这样回答的思路;最后,问全班同学:你是怎么思考的、你同意这位同学的思考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比较反思中修改完善答案。这样,可以引导全班同学全神贯注,全过程主动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表达中来,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高效学习是“沉浸式学习”

所谓沉浸式学习,就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任务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做作业时,不时地翻书、看笔记、问边上的同学,也没有在规定的完成时间作答。到考试时发现,平时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了,平时能做完的,却留了个空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因为考试需要全神贯注,需要独立完成,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许多学生“平时”做作业的状态与“正式”考试的要求相差太远了。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1 .“布置”作业要提质限量。教师要研究教学与学情,要克服随意布置作业的倾向。从“质”上看,要努力保证作业聚焦教学目标,围绕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设计,作业的形式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量”上看,要让全班大多数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完成。

2 .“独立”作业要形成习惯。学生做作业时如果动辄问同学、翻书、看笔记,会掩盖“不会”的问题,形成“假懂”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复习环节,认真读书,看笔记,和同学讨论;作业环节,坚决克服依赖思想,集中注意力,独立完成作业。

3 .“限时”作业要强化意识。考试中,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虽然会做,照样无“分”。因此,要强化“平时作业当考试”的意识,引导学生克服拖延懒散的习惯,努力做到在规定时间完成。如不能,要自觉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准备不充分,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通过反思,强化“能限时完成才是真懂”的意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限时独立完成作业,则是系统中的基础工程。只有遵循脑科学规律,切实把这些基础夯实打牢,直至形成自动化行为习惯,学生的学习才不会“跑冒滴漏”,沦为平庸和低效,才可能事半功倍、提质增效,让高效学习真实地发生,进而让新课程理念落在坚实的教学大地上。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