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一个“幸福感”

——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红

《教育导报》
2017年第57期(总第3074期) 导报四版
“活在当下而超越庸常,教师的境界、视野和智慧,决定着学生精神世界的维度。”

“文学是感性的,教育更是诗性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是在激发他们的诗性、想象力和生命激情——这是他们一生的能量和动力!”

“这个层面上说,教师的工作就不是付出,而是在获取——获取生命的激情,人生的能量;也是在传递——传递生命的意义。”

王红,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任教,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

在王红30年厚重的教学生涯里,有两项成就不可不提,一项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中国诗歌艺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入浅出,简洁精当,深受学生和诗歌爱好者的喜爱,代表了她的专业教学水平;一项是“长亭短亭”博客,与青年人真诚、平等地交流他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数十万字的答复,展现了她为人师长的热心肠。

无论课内课外,不分台上台下,任高校教师30年,王红始终将教育工作看成完善自身、成就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丰满圆融的重要历程,怀着一腔教育者的赤忱情怀,春风化雨,甘心育人。

孜孜不倦,将诗歌教学磨成精品

“20多年前,我刚走上讲台不久,一位前辈老师就告诫我说,教书最怕的是教厌了,教烦了。多年后我才体会到老师的深意:职业倦怠感是教师工作的大敌。”王红感慨道。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红谨记这段谆谆教诲,教书育人丝毫不敢懈怠,任何一堂课从不愿意轻忽。即使是已讲授过十多遍的课程,她也要花大量时间准备,不断补充、更新材料,不断扩展新知识、介绍新观点。

为了讲出新意,王红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充分发挥创造性。在古代文学课上,王红带领学生进行旧体诗词与文言文的写作练习,还把好的作品集纳成集,挂在自己的博客上,进行讨论学习。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经常光临她的博客进行回复探讨,还有不少同行老师也被吸引进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就这样,王红将诗歌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网络打造成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中文系专业课的教学外,王红还担任了全校文化素质课《中国诗歌艺术》、《中华文化》的教学任务。她针对选课学生的非中文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内容深入浅出,讲授形式生动有趣,受到学校文、理、工、医各类学生的热烈欢迎。

在王红十年的苦心经营下,《中国诗歌艺术》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四川大学文科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同时,她与谢谦教授合著的《中国诗歌艺术》教材与配套电子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被作为高校通识课教材向全国推广。去年,经王红重新设计并录制的课程,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上网的视频公开课。

《中国诗歌艺术》课程上网后,王红也注册上网,与网友积极互动,听取意见,讨论交流,将教学由传统的讲坛变为网络平等对话,受到网络受众的热烈欢迎。因该项课程注重质量,社会反响良好,目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大学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之一。

“长亭短亭”,用情感和文字实现“无障碍交流”

“昨天,我的学生死了,从高楼遽然飘落。刚参加工作两年,一份常人看来不错的工作。生命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凋谢……”这是王红博客里的一段文字。

2005年,王红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毕业后自杀了,孩子的母亲告诉她,儿子生前最后一个想联系的人就是她。听到这个消息,王红震惊了。在那个漫长的夜晚,她思绪澎湃,彻夜难眠,于是开通了博客“长亭短亭”,悲伤地写下了第一篇博客文章:

一个敏感而孤独的年轻人就这么毫无理由地“不在了”,而我作为他最后一个想联系的人,却连他是怎样“不在”的也搞不清,生命就这样无常?人生就这样无奈?已启程去天

堂的孩子,你寂寞吗?

之后,王红又接连写了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这几篇文章受到了学生、同事的热捧,点击率很高,后面还跟了不少的回复。学生纷纷跟帖发表自己的想法、建议。

那以后,王红的博客“长亭短亭”便成了学生和社会广大青年人的“心灵鸡汤”。学生们心中的困惑、对社会的迷茫、考研、找工作等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甚至考试作弊等敏感话题,都在“长亭短亭”上热烈而平等地探讨。这个博客迅速得到校内外年轻人的追捧,大量学生成了王红的朋友、“粉丝”,校外许多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也把王红“加为好友”,在网上,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亭长”。

2007年4月10日,《中国青年报》以《教师博客:大学生的心灵鸡汤》为题报道了王红的博客。现在,王红“长亭短亭”博客上已经有她撰写的200多篇文章,学生的评论和留言达到3000多条,点击率更是超过了13万。

其实,“长亭短亭”只是王红情系教坛、心系学生的网络载体而已。在实际生活之中,课堂教学之外,王红早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上。每学期的第一堂课,王红都会公布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她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和个人博客,以热心、诚恳、谦和、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们交流讨论他们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的问题。不分问题的份内份外,不介意学生来自于哪个专业、哪个学院,不求任何待遇回报,王红一律有问必答,日积月累,到底回了学生多少信件,王红也记不清楚了,仅仅知道保存在电脑中的回复学生的较长的文字就已达四十多万字。

二十多年如一日,答复学生数十万字,无一字可算学术成果,但王红为此焚膏继晷,尽心尽力,不求名与利,“只求一个‘幸福感’。”

在一堂心理疏导课上,王红与学生做了一个“二十年之约”:“希望他们毕业20年返校聚会时通知我参加,我不介意谁当了教授、局长,但要看到他们中的每一个都高高兴兴地生活和工作着。”

(本报记者郭路路整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