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打好教育均衡“组合拳”

■本报记者何文鑫文/图

《教育导报》
2017年第59期(总第3076期) 导报一版

乡村少年宫的兴趣班成了乡村学生的乐园,图为三台县玉林学校美术教师张琴教学生下棋。

身在北川县山区,孩子们与绵阳市区的学校一同享受专业的音乐课;声音和画面清晰,互动毫无障碍,市区学校老师还时不时让北川孩子演示和回答问题。

发生在北川县大山深处的黄江义务教育学校的这一幕,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力,正在更多的绵阳市乡村薄弱学校上演。

近年来,绵阳市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乡村少年宫关爱留守儿童,通过驻村帮扶精准提升村小教育环境,多途径、多举措打好一套教育均衡的“组合拳”。

信息化

互联技术连接城乡课堂

黄江学校现有53名教师,没有专业音乐教师,去年才来1个美术教师,但是对于435名学生而言,杯水车薪。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三校合一,校舍也由以前的青瓦房变成漂亮的楼房,教师的结构性缺编却依然是个难题。

这学期开学,校长唐艳宏终于不再发愁了。“我们有了新建的多媒体录播教室,可以同市区的火炬实验小学一起上课。”唐艳宏兴奋地带着记者走进录播教室。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绵阳市在城乡学校普遍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试点建设录播教室,用好信息技术,使乡村学校共享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黄江学校的录播教室就是先期建成的30个中的一个。

“花费了30万元。”“学生可以和火炬实小老师无障碍交流,就像是在那边上课一样。”“我们还可以在里面上示范课。”一旁的老师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分享着教育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唐艳宏看来,录播教室建成后,影响是多方面的。黄江学校老师可以利用系统内的教学视频资源,学人之长;年轻教师可以在这里上示范课,自己反复看回放,不断提高;直播课堂,本校老师在观摩中也等于是在接受培训。

除了艺术课资源共享,黄江学校还与市区博雅学校结对,2年级班上装有摄像头,共享课程资源和教师课件;四年级的学生通过直播课堂,可以跟着远在上海的外教学习地道的英语。

教育技术的拓展使得互联网+教育落地,配合着每班的电子白板,这所山区学校的师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教育均衡带来的福利。

未来,绵阳将整合教育服务云平台、教育资源中心、高中选修课网络学习平台等教育资源,织出一张大数据作支撑的教育资源共享网,覆盖更多的师生。

少年宫

乡村学生可上免费兴趣班

对于爱画画的学生何钰来说,如今周末也有了免费的艺术课堂。何钰是三台县玉林学校五年级学生,在老师张琴眼中,她是个绘画的苗子。

和大多数乡村孩子相似,何钰也是留守儿童,好在妈妈在家带她们姐妹俩。但是,家庭收入主要靠父亲在外打工,要想学习艺术,家里便有些吃不消。经济压力阻碍着这些乡村孩子通往艺术的大门。

“现在,我们以乡村少年宫为平台,周末也为学生开设兴趣班。”玉林学校分管少年宫工作的信息中心主任银锋说,去年开始,学校在周六上午开设绘画、书法、竖笛、棋类游戏等兴趣课,学生不用交一分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参加,没有考试。

何钰抓住这个机会,每周六上午都来学校跟着张琴学画画。她的同学也多数参加,觉得这里是属于他们的5天学习之外的半日乐园,即便他们大多是住校生,离家已久。

2014年,张琴从绵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成了玉林学校的特岗教师。何钰没有绘画基础,一开始只能画些简笔画,失败感困扰着她。张琴鼓励,又常到家与何钰妈妈交流,让家里支持何钰发展她的天赋。

由简笔画到素描,再到立体图形,何钰有了自信,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要是有事耽搁了,落下一次课,何钰心中就会着急。乡村少年宫日常和周末的兴趣班为乡村孩子打开了一扇窗。

玉林学校乡村少年宫的兴趣班之所以能如火如荼地开展,靠的是绵阳市的大力投入。早在几年前,绵阳市就实现了“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城乡少年宫”的目标。2013年开始,该市再次规划与投入,为乡村少年宫提档升级,发挥好少年宫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快乐成长的作用。

作为首批乡村少年宫示范学校,玉林学校去年获得20万元的环境提升投入。按照1000人以下每年拨付3万元,1000人以上拨付5万元经费的标准,玉林学校每年还可获得3万元补贴,用于周末教师上课津贴等开支,办班有了底气。

驻村帮扶

教室里的灯终于亮了

“你们这哪里只是照明的问题,黑板都还是土黑板。”2016年9月,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人员到对口帮扶的三台县马口堰村调研,察看了位于该村的景福镇茂隆中心小学校,硬件环境让他们有点吃惊。

近年来,由于绵阳市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动,像茂隆小学这样偏远的学校也早已安装了电子白板,但是有的黑板却还是泥巴糊的,出现“土洋混杂”的景观。

更紧要的,还是更换学校的电力系统。“电力不足,教室里光线昏暗,娃娃们的眼睛很受伤。”校长梁军忧心忡忡,茂隆小学处于交界地带,地势又偏高,缺电,缺水,缺生活用能。

茂隆小学本不是教体局的对口帮扶对象,但实地调研后,教体局当场拍板,学校的事,教育口的人不能不管,先改电网,换黑板。

在市教体局驻村第一书记赵俊帆的张罗下,绵阳市英才学校和绵阳实验高中对口帮扶茂隆小学。出资10万元,升级改造茂隆小学的照明线路;出资10多万元,拉来20张标准磁性黑板,110套课桌椅。“硬件至少提前了5年。”赵俊帆说。

“今非昔比,师生的课堂完全是两个世界,终于光明了!”梁军带着记者穿梭在楼层间,即便是角落的教室,也很明亮。

驻村帮扶见实效后,形成了联动效应。绵阳市相关企业先后来学校组织文娱活动,赞助艺体教师送教,捐衣捐物;山下,一口新井正在筹建,三台县教育和体育局投入16万元,招标已结束;绵阳市教体局还专门为茂隆小学拨付5万元乡村少年宫经费。

到学校的路上,一条正在修建的中福公路过境。茂隆小学的10名教师全部住在县城,周末回家,遇上大雨天,就是泥浆坑,根本没有班车来。过不了多久,他们的出行不再成为难题。

“现在还有暂时的困难,挺过去就好了。”教学环境大为改善,梁军天天都与学校老师分享着喜悦,给他们打气。

最近,茂隆小学教师的乡村教师补贴又涨了。更多像茂隆小学一样处于义务教育神经末梢的老师和学生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