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成文)暑假来临,为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成都市教育局曝光三起违规典型案例,针对“无证办学”“超范围经营”“违反培训时间规定”等暑期易发违规培训行为,为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划出“红线”。
据悉,成都已启动“暑期校外培训整治专项行动”,将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方式,重点打击“黑机构”“隐形变异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成都市对违规培训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为加强市民对违规机构的辨别能力,成都市教育局向广大市民支招:一看办学资质,合法机构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市民还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查询其备案信息;二看缴费路径,按照监管规定,培训预收费必须存入监管账户,家长应要求培训机构提供缴费凭证并核对手机端的账户信息,未存入监管账户的收费行为均属违规;三看培训内容,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须符合《办学许可证》标明的许可范围,非学科类机构不得变相开展学科培训,且培训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超出许可范围和规定时间的校外培训均为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