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练琴了,这曲子太难啦,我怎么都弹不好……”一个星期天的午后,8岁的西西有气无力地趴在钢琴前,双手软绵绵地搭在琴键上,满脸沮丧。这架曾让她充满好奇的钢琴,此刻像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让她满心畏惧。
西西学钢琴已有两年,一开始,她每天都会主动练习。可随着曲子难度增加,她的热情逐渐消退,练琴时磨磨蹭蹭,能躲就躲。我试过用玩具、零食来激励她,甚至许诺买她念叨好久的漂亮裙子,却都收效甚微。“我不要裙子,就是不想弹琴!”她摇着头大喊。看着她满脸抵触的样子,我既着急又无奈:难道真的没办法让她重新爱上钢琴,唤醒她主动学习的那股劲儿吗?
上个月,学校要举办一场小型音乐会,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我眼前一亮,这说不定是个好机会,于是,赶忙劝西西:“这是难得的机会,你去展示一下吧!”她却揪着衣角,一脸犹豫:“我不敢,我害怕弹不好被同学笑话。”我耐心地宽慰她:“别害怕,妈妈相信你。你认真准备,肯定能弹好的。就算不完美也没关系,重在参与呀!”
在我的软磨硬泡下,西西勉强答应了。接下来的日子,她虽不情愿,却也为了音乐会抽出时间练习。
音乐会当天,我们早早到了学校礼堂。舞台上灯光闪烁,上台表演的同学个个自信满满。西西站在一旁,紧张得不敢直视舞台。轮到她时,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钢琴前坐下。她指尖触到琴键的瞬间,我明显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前几个音符略显生涩,我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但随着旋律的递进,西西渐渐进入了状态。她的手指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美妙的音符如流水般流淌而出。台下观众都被她的演奏吸引住了,静静地聆听着。
一曲终了,礼堂里掌声雷动。西西站起身来鞠躬致谢,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那是许久未见的对钢琴的热爱,更是收获成功的满满成就感。
音乐会结束后,西西兴奋地扑进我的怀里,激动地喊道:“妈妈,我成功啦!我弹得棒不棒呀?”我激动地亲了亲她的额头:“你弹得太棒了,妈妈为你骄傲!”
从那以后,西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用催促,也不需要奖励,每天自觉坐到钢琴前,全身心地投入练习。练琴对她而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能让她沉浸其中的享受。
一天晚上,我推开房门,见西西正专注地弹奏着,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轻盈跳跃,脸上满是陶醉,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钢琴。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唤醒孩子自驱力的最佳方式,并非物质奖励,也不是口头上的鼓励,而是让孩子经历一场“货真价实”的胜利。就像西西在音乐会上的成功表演,让她体验到了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任何物质奖励和言语鼓励都无法比拟的。它让孩子认可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其主动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
之后的日子里,西西在钢琴学习上不断进步。她开始挑战更高难度的曲子,还主动参加钢琴比赛,每次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每次比赛回来,她总会兴奋地和我分享比赛过程和她的收获。
看着西西一天比一天自信、自律,我心中感慨万千。我清楚地意识到,那场在音乐会上取得的胜利,如同一颗播撒在她心田的种子,如今已经在她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她指引前进的方向,赋予她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