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阳光体育获师生欢迎

《教育导报》
2015年第2期(总第2779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讯(赵尧军袁豫)日前,笔者从犍为县教体局了解到,为了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体育运动,该县投入6000万元,新建占地80亩的文体中心及多个标准化田径场、体育馆和篮球场等综合训练设施;各学校自筹200多万元改造运动场地、添置体育器材。

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该县还以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丰富各类赛事,助推全县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早晨,歌曲《小苹果》在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操场响起,全校2300多名学生欢快地扭动身体,跳到兴起时,有的学生还跟着唱出来。班级领操员向婉婷跳完《小苹果》,额头已经沁出不少汗。“这是老师新教的一套操,音乐节奏感很强,动作也不难,非常有趣,同学们都喜欢。”她一边喘着气,一边激动地说。

该县铁炉学校则坚持“运动+好玩+美感”的原则,自创了一套集时尚与艺术为一体的课间舞蹈操,让学生锻炼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各类名曲,提高广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师生人人喜爱、个个开心的全体性体育活动。

该县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在确保运动负荷的前提下,纷纷自编韵律操、武术操、手语操、兔子舞、太极拳等,把艺术元素融入到体育活动中,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使师生在快乐运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升竞技水平,犍为县教体局要求学校每年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两次校级运动会。全县教育系统每年定期举办两次中小学运动会,多年来已形成了春季举行田径运动会、秋季举行球类运动会的惯例,至今已举办34届中小学生运动会。

目前,该县成功创建省级田径、武术传统项目示范学校3所,省级阳光体育示范校1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5所;犍为一中创建为国家级曲棍球训练基地、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优秀后备人才基地,为国家输送运动员3名;犍为体校创建为国家级高水平训练基地和四川省第二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