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路上拐了一个弯

■黄金梅

《教育导报》
2017年第102期(总第3119期) 导报四版

吃晚饭的时候,老公和我谈起我父母家砌院墙的事。

“我爸妈家砌院墙了?你从哪儿得知的?”我问他。

“你妈打电话告诉我的。”他答。

母亲主动打电话告诉老公家里的琐事,令我颇感意外,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不过,看着老公一脸得瑟的表情,心里又一次涌上一股醋意。

我和父母一直有些生分。儿时的印象中,父母总是忙得脚不沾地,我们难得聚到一起,即使聚到一起,也是不愉快的时候比较多,他们让我觉得自己就是那种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少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沉默寡言的,而母亲,又总强势得让我感到害怕。我性格内向,口笨舌拙,脾气又犟,父亲虽和我一样脾气,但两个话少的凑一块,话只有更少。母亲倒是话多,但性子急躁,又和我性格严重不合,我俩在一起常常是几句不到便吵了起来,后来,为防再起冲突,很多时候,我不是沉默以对,就是直接用行动代替了语言。

犹记结婚那日,离开娘家时,我竟有一种终获自由的快意,此后便一心小家,少回娘家。如此经年。如今父母退休,我亦中年,大家脚步都慢了下来,开始尝试着和对方和解:母亲开始经常唠叨我儿时的事,脸上写满了后悔——梅子,妈妈不好,那时工作累、干活累、脾气躁,小时打你最多,其实,妈妈看到你不承认就知道冤枉你了,但你太犟了,黏着我的手逼我不得不打。而讷言的父亲,有一次竟然当着我公婆的面告诉我,小时候打我只是因为我骂母亲,因我死活不肯向母亲认错,才逼得他一打再打,其实,打的时候,他眼泪都含在眼眶里的。做父母的都在努力和我和解,为人子女的我只有更加努力。怎奈关系长期生疏,融洽很难,而性格不合,又很难不起冲突,所以,努力之后收效甚微,我们之间依旧相处淡然。

而老公和我的父母却像是前世的缘分。父亲和他,话也多。母亲呢,索性家里琐事都和他谈。

常常奇怪于父母对老公的感情,要说婚前,他们对老公也并不甚中意。别看老公现在看上去高富帅,初识那会那叫一个“土丑穷”。

不过,自我们结婚后,父母对他就变了态度。每次回娘家,父母都会让我带一堆东西回城,这些东西,不是给我女儿的,就是给我老公的,且以给我老公的居多。父母记得他饮食上的很多喜好,比如,他喜欢吃生花生,他喜欢吃红烧小雄鸡,他喜欢吃荞麦扁团……

我的父母,对我感情很淡,对老公这个半个儿子却嘘寒问暖,我的心里挺不是滋味。

得到了我父母的另眼相待,老公不免一副小人得志的轻狂样,还时不时在我面前得瑟,刺激在娘家不得宠的我。现在,得知父母没把家中砌院墙一事告知与我后,本就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他,这下子更像受了鼓励似的,对我颐指气使起来。

一晃又到春节。除夕前一天,哥嫂一家回了老家,邀我和老公晚上回家吃饭。晚上和老公一起去了。饭桌上,老公习惯性地像训孩子一样地训斥我。平时也就罢了,在娘家父母兄嫂面前,我还是很要面子的。我自然奋力反抗:“在我爸爸妈妈家里,你还敢欺负我?!”

老公改向我的父母兄嫂告状,数落我平日里的种种不是。

我心里那个悲愤,抗议道:“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只听他的,不听我的,我是你们的女儿啊!”

母亲看了看我,没有理会我,把脸转向了老公,笑眯眯地听老公说完后,才慢条斯里说了一句:“我们对你好,是指望你帮我们照顾好我们的女儿,不是让你欺负我们女儿的。”

父亲紧跟着重重地“嗯”了一声。

老公一下子闭上了嘴。

我心里十分震撼,看着母亲,突然就明白了父母的那份心。

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父母照样和老公联系密切,三天两头打电话关心他的饮食起居,什么家庭琐事都和他聊,不是他的亲生父母胜似亲生父母。老公忘性大,很快忘了那天的事,偶尔还是会在我面前得瑟一下,但身上却再没了过去的张狂劲儿。不过,我却再无怨言,更谈不上嫉妒。因为,我已经知道,父母的爱,只是在老公那里拐了一道弯,而那道弯的尽头,是我。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