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均衡阳光照耀每个学生

■程家毅本报记者杜蕾

《教育导报》
2017年第103期(总第3120期) 导报一版

让每一位孩子上好学、读好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资中县不断补齐“短板”,抬高“底部”,陆续出台多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以改善教学环境、引进优质教师、培育校园文化等为抓手,让享受优质教育成为学生和家长触手可及的幸福。硬件投入下功夫袖珍村小迎来美丽蝶变

银山镇大联小学,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路途陡峭险恶,是银山中心学校校点中最偏僻艰苦的地方。

走进这所村小,让人眼前一亮:教室窗明整洁,各功能室一应俱全,随时向学生开放;老师办公室安装了电扇、空调,崭新的桌椅摆放有序;教室前的操场已完成硬化,两旁种满了绿色植物。整个校园,成了一座四层小楼加数间平房围成的温馨四合院。

“这几年来,我们这个袖珍村小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从校园环境到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这一切的校长庞素碧感触颇深,曾经,学校操场杂草丛生,地面坑洼不平,教室玻璃残缺不全,“晴挨晒、雨挨淋,一点都不夸张。”

如今,大联小学不仅有了崭新的教学楼,硬软件建设一年一个台阶,教育教学质量也冲到全镇前列,连续几年进入全县小学教学质量评估表彰行列。

在硬件投入上“下足功夫”,为孩子们打造美丽的校园。近年来,资中县按照“统一规划、均衡布点、项目叠加、资金捆绑、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实施工程建设。三年间,全县共投入资金2.29亿元,新建学校2所,改扩建学校110所,新建教学楼55幢,新改建学校运动场13个。同时,全县通过融资租赁和多方筹集等方式,投入7024.47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为所有学校配齐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进一步优化均衡配置。

不仅注重“面子”,资中更从学校传统的积淀中去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新优势,精心挖掘特色文化,涌现了凤凰文化、溪流文化、龙文化、泉文化等一批优秀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县域内各学校“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均衡发展新局面。

“‘均衡发展’是讲共性,要求每一所学校都要达到统一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一校一品’是讲个性,要求学校的发展特色突出,学生人人都个性张扬,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县教育局副局长吴向东说。补齐短板“软”提升中心校有了专业艺体教师

问起兴隆街镇中心校的学生们最喜欢什么课,十有八九的学生会说,是彭益老师的跆拳道课。

彭益是兴隆街镇中心校的体育教师,在他来之前,学校还从没有过一名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一直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孩子们的体育课就是跑跑圈、做做操,没有体系可言。”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李明说。

没有专职音体美教师,曾经是资中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的困境。为了缓解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缺口较大的现状,该县通过面向社会公开考聘、交流轮岗、支教等方式,大力补充农村教师。对于特别缺乏的音体美专业教师,取消笔试环节,进行面试考核。

自2014年以来,资中连续4年为农村学校招考教师1198名,其中考核聘用音体美教师158名,公开考聘幼儿园、中小学教师1009名,有效解决了全县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水平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彭益的到来,给学校体育课注入了活力,他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科学专业的体育课,还将跆拳道引入教学中,丰富了学校的体育课程。今年的全县学生运动会上,兴隆街道中心校历史性地获得了全县团体前八名的好成绩,还拿到了两个单项冠军。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促进教育均衡的有力保障。为了让老师愿意去、留得下,资中县一方面设立偏远农村教师的乡村补贴,按艰苦条件将教师乡村补贴分为三类,最高的偏远教学点每人每月达608元,并在评职晋级、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一方面大力修建教师周转房,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充分调动广大乡村教师积极性。

同时,给予乡村教师多维度的培养。每年国培、市培及县级培训,都会优先安排农村边远学校薄弱学科教师。据了解,今年校本教研培训农村教师2000余名,全员远程网络培训教师1451名,组织村小教师到完小、中心学校,完小教师到中心学校挂岗培训120余名,积极推进了教师的均衡发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