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隘口”的隘口路

■武胜县白坪乡隘口村第一书记向常中(派出单位:省教育厅机关)

《教育导报》
2018年第5期(总第3142期) 导报一版

2018年1月8日晴

隘口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当地有民谣:山连山、山套山,套出一个隘口山。早在宋代,当地群众为拒阻响马(土匪),依山势、傍险滩建立防御关隘,故得名隘口。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险峻而闭塞的地理条件防御了土匪,但也造成了交通的阻隔、信息的闭塞。村民出行难、学生上学难,隘口,成了真正的“隘口”。摆脱贫困的窘境、走出致富的路子,成为每一个隘口村人的“隘口梦”。

要致富,先修路。脱贫攻坚以来,在省教育厅领导的关心下,隘口村充分协调各类政策资金,投入260 .5万元强力推进交通基础建设,不仅打通进村交通枢纽,还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院院通水泥路、家家通便民路,从根本上改变了隘口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

脱贫的难题破解了,老百姓的精气神就鼓足了。通过帮扶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隘口村争取水利建设资金90余万元,积极投工投劳30多万元,修水渠、挖堰塘,建广场、塑风貌,整理土地、美化乡村。筑巢栽桐、引凤来栖。便利的交通、美好的乡村、淳朴的乡风,从重庆引来能人乡友在村成立大地康柠生态农业,投入1000多万元流转900多亩土地建起了柠檬产业园,重点发展晚熟柑橘和优质柠檬,全村年均净增收8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 .2万元,隘口乡亲的钱袋子硬是从此鼓了起来。2016年底,隘口村代表武胜县接受脱贫攻坚省级考核验收,高标准脱贫,还建成了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广安市、武胜县“四好村”。

2017年,隘口村脱贫攻坚工作更是在全县实现了“五个率先”:率先实施了全村土地全面流转、农民全员转型,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率先实现了通村、通组、通户路的全域覆盖,建设环村产业路,形成了网格状交通格局;率先建成村级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并开展夏令营活动,走出教育扶贫的隘口实践;率先制作主题形象宣传片、村歌 MV、村徽、村旗、村赋,形成隘口特色的乡风文明;率先举办乡村旅游推介会,聘请村歌演唱者担任形象大使,助力特色乡村旅游。

一条路,搭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打通了脱贫奔小康的“瓶颈口”,筑牢了跨越发展的“磨盘石”。脱贫奔小康这条路上,隘口干部群众会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建设隘口村人的美好明天。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