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缪尔一起置身荒野

——读《在上帝的荒野中》

■毛士云

《教育导报》
2016年第73期(总第2970期) 导报四版

约翰·缪尔太热爱大自然了,以至于他一生中却多次从文明社会逃回荒野。然而,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荒野中,他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他那些关于大自然的淳朴清新的几本自然笔记,成了“感动一个国家的文字”。

就像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的那样:“他(缪尔)教会我们要积极地生活,去热爱并保护我们国家的公园、海滩,还有高山。”在缪尔的影响下,美国创立了国家公园,缪尔被誉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全美两百多个地方是以缪尔的名字命名的,包括森林、海滩乃至小径。

从小受到冒险精神浸染的缪尔,大学毕业后,对植物、山川和湖泊异常热爱,于是开始游历,面对内华达山的壮丽景色,“这十年中,我一直生活在其中,为它欢乐,为它惊奇,每天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

读缪尔的书,不仅能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关键在于感受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在盛夏这个成长的季节里,他发现了大自然的生趣,对树木、花草甚至蕨类的形态、色彩和气味,都惊羡不已。对于动物,缪尔更是热爱之极,“强壮的灰熊喜欢在这里漫游,在树下觅食,它们的身影和这些灰色的树干配合得异常和谐。无数蚂蚁排成长长的队伍,勤勉地寻找食物,它们小小的生命火花燃烧得似乎比越来越热的天气还要旺盛。”而寒冷来临的时候,缪尔照样在户外观察,他眼中的冬雪,“形成长长的像丝绸一样的雪流,扬起盘旋的晶莹的烟尘,画面真是壮观。”

不过,缪尔并不仅仅是在玩赏风景,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冰川给大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成百上千年积存的雪,悄悄地却不断地发挥着作用,在行进的过程中压碎岩石,把它们掩埋或磨平,制造出大量的平整土壤,并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地形,创造了小山、溪谷和巍峨的高山。”缪尔认识到了造山运动,他觉得大自然在创造一个浩大的工程,“整个山脉就是一件巨幅的画作。”

对缪尔来说,置身大自然,“走到山里就像回家一样”。他对大自然十分熟悉,唯其熟悉,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两面性。比如,缪尔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但多年的研究,使他更看到了造山运动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它(湖)的消失只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当岸上的物种日渐丰富的时候,湖岸也在不断地向内扩张。湖的面积越来越小。”“因采矿业而建立起来的小镇现在大部分都废弃了。”这让缪尔痛心不已,他向报刊写了许多文章,大声疾呼建立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190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与缪尔共同度过了4天,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于是,在罗斯福任内,美国兴建了大量的国家公园。

缪尔不仅是一个探险家,更是推动环保的先驱人物,通过他对大自然生动、细致的描绘,我们对自然又多了一份热爱。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