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揽全篇 吃透教材

■袁晓艳

《教育导报》
2018年第33期(总第3170期) 导报三版

一次与同事交流,了解到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望月》一课时,把教材内容精辟地概括为:水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散文——诗歌——童话;现在——过去——未来。我不禁在心中赞叹:“名师就是名师,居高临下,对于教材解读得如此精妙。”

在网上阅读,我学习到了管建刚老师处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方法。学生初读文章后,很快就找到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然后说:“一句话已经讲清楚的道理,怎么就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破解一句话变成一篇文章的密码。”他问学生:“李时珍是干什么的?爱迪生是干什么的?齐白石是干什么的?”不允许学生说是什么家。这样做就是要淡化学生心目中的名人意识,把伟人请回原点。学生回答:“李时珍是看病的;爱迪生是搞小发明的;齐白石是画画的。”以此向学生暗示成才成名成家非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可。我不禁再次被名师幽默睿智的课堂所折服。

精彩的课堂教学折射出名师们对教材准确透彻地解读与把握。灵活地驾驭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张弛有度,得心应手。

回顾往昔的听课,有的老师费了好大的劲去引导学生品读教材,而自己却没有真正理解教材,课堂教学支离破碎,学生也云里雾里。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呢?对比之中,我有所感悟。

一篇文章虽然由字、词、句、段构成篇,但从整体上来讲,它一定有一条主线。我们在备课解读教材时就犹如爬山。首先,要从字、词、句、段到篇去理解,去感悟,就像上山一样,边走边看,看到的是每个景点的美,我们可以欣赏到语言文字的美。其次,要站在理解的高度统揽全篇,就如站在山顶俯视全景,要把握文章主线,看作者如何围绕主线来组织材料。这样就把一篇文章读懂了,读简单了,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了主心骨,围绕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感悟才能游刃有余。上山观景重要,山顶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是别有洞天。我们研读教材不仅要欣赏语言之美,更要领悟组材之妙。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比如《美丽的地球》一文,文章从外形、年龄、水球、自转、公转等方面介绍地球。如果仅仅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语文课就上成了科学课。再看题目的中心词是“美丽”,这就是文章的一条主线。教师研究教材就要弄明白: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的?因她云蒸霞蔚、玲珑剔透,颜色美丽;因她年轻而美丽;因她是水球可以滋养生命而美丽;因她的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变化而美丽。如此美丽、得天独厚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在茫茫宇宙中只算得上是沧海一粟,又太容易破碎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深究说明背后的意义,就会发现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爱护家园的热情,还可以学习到围绕中心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有了这样清晰的目标和思路,引导学生阅读,就可以把思想教育与读写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师要想上好课,备好课至关重要;要想备好课,吃透教材更是关键。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确如此,观景不仅要看局部,还要居高临下通览全景,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博大精深。教师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吃透教材,才能感悟其真谛,灵活地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城区三小)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