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处难与君说

——读《日日是好日》

■冯娟

《教育导报》
2018年第33期(总第3170期) 导报四版

森下典子还是20岁的文学部大三的学生时,因为没有找到可为之努力一生的事情而彷徨苦闷。后来,在母亲的建议下,她开始跟随“武田老师”学习茶道。想不到此一开始,便是一生的功课。写作《日日是好日》这本书时,森下典子已是拥有25年修习经验的专业茶人、茶课师。

茶课从最基础的“折帛纱”开始,慢慢延展至“舀水”“沏茶”和“在榻榻米上走台步”。无论课程深浅程度怎么变化,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讲过关于学习茶道的心法或者经验。每一次都在重复上一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稍有延伸。而每一次,典子都在老师一遍遍的提示下开始操作。学习了大半年后,典子还是不能完全明白整个茶道的完整顺序。如果老师没有下一步的指示,就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她也因“这样下去,再练习一百次也一样”的焦虑,而想过要记录下流程,但老师却制止了她,理由是,你要相信自己的手,练习多了,你的手脚自然会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每周一节的茶道课成了流逝时光中固定的风景,大学毕业,去出版社打工,因男朋友在婚礼前出轨而分手,从家中搬出去开始独立生活,父亲过世。……无论生活发生多么巨大的改变和转折,茶课都还在继续。“沏茶时,重的东西要轻轻放下,轻的东西要重重放下。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着做,茶道就是这样。”老师的话语一遍遍响起,时间也一年年在缓慢流逝。20岁的典子,慢慢走向了40岁。

虽然中间也曾因为特别的事情而耽搁过几次课,但事情过后,便又接着上。尽管也曾因为自己才艺天赋不够而沮丧过、自卑过,典子也曾想过放弃。但每一次,她都又被那杯浓茶的苦涩中有回甘的滋味给拉回来,最后亦得出“何时停下来并不重要,来这里可以喝到美味的茶就够了,这样就够了”的领悟,并在这种领悟下持续坚持了25年,直到成为专业的茶道师。

“日日是好日”出自佛经《碧岩录》,意指透过修行改变心境,即使遇上命运逆流,亦能平常心对待之。森下典子将此句作为自己25年熏习茶道的体悟,自有一番深意。书中在茶道之外,还讲到了茶室布置中的插花和字画,它们皆与季节变化有关。无论是“椿花”,还是“腊梅”,亦无论是“花筏”,还是“秋芍药”,或是“鹭草”,这些素朴的长在庭院中的植物花卉,无不在提醒着喝茶人时光的变迁和当下的美好。

雨天听雨,雪日观雪,夏天体验酷暑,冬天感受刺骨寒风……无论什么样的日子,尽情玩味感受就好。这是典子在学习茶道过程中得来的体悟,亦是茶道传达给我们的生存之道。

关于茶道,老师从不曾说出什么高深理论。但典子却常常见到老师像倾听什么似的轻轻闭上双眼,不移动位置,只是身体轻摇;睁开眼睛的瞬间,带着总想说些什么的表情,可是却只是静静地吐气,眼角流露出微笑而已。就如同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在《品令·茶词》中写的那样:“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是悠然心会的妙处,却难以与君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