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好老师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文天立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
2016年第77期(总第2974期) 导报一版
他一头扎进大山深处40年,用知识和青春,反哺挚爱的一方水土;

他把学生挂在心上,用他宽大的臂膀,呵护茁壮成长的后辈;

他有一颗炽热的心,让山里娃踩肩上,眺望世界,闯出一条走出大山的路;

他,是寻路者,更是引路人。

文天立在课堂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青川,四川盆地北缘,全境皆山。大山带给人们丰富物产的同时,也让他们世世代代出行受阻。

羊肠小道,溜索摆渡,辛酸的交通史,让青川人从骨子里产生一种不肯屈服的劲头: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土生土长的文天立,自然也带着这种不屈服的性格。

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趟不过的河

1975年,文天立从青川中学毕业,以民办教师的身份站上讲台,担任青川县红光乡赵儿岭社和刘家岩社“半日制巡回民小”的教师,那年他18岁。

“两个教学点同属一个村,但由于道路不通,没法合在一起。当时,学校只有我一个老师,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只好一个点上半天,其他时间,要在山路上来回跑。”说起半日制学校的经历,文天立记忆犹新。

当时,连接两个教学点的,是一条遍生荆棘、侧临悬崖、不足三十公分宽的小路。道路的艰难,成为他教师生涯的第一道“门槛”。

正常情况下,三公里路程一个小时就走完了,而这条路,文天立需要好几个小时。遇到下雨天就必须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就有坠下悬崖丢掉性命的危险。文天立说,很多时候,等走到路尽头的教学点,腿上、胳膊上、脸上,都被荆棘划出一道道口子。这样一条坎坷崎岖的“教书路”,他一走就是5年。

1981年,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文天立被安排到同乡的陶龙村小任教。陶龙村中有一条小河,把全村13个社“剖”成两半,学校对岸的孩子必须每天趟河上学。可每年5月到9月,小河进入汛期,一改平常温顺的常态,变得浊浪滔天,汹涌可怖。因没有桥的连接,上学路变得危险重重,很多学生和家长因此心生退”意。

“决不能让一个娃娃辍学!”文天立态度坚决,要为孩子们造一座通往学校的桥。他带着老师们去“水稻社”借来给稻田放水的钢管做桥身,又带着钢钎、凿子在崖壁上打下石条做桥墩,附近的村民看着他如此坚持,也抱来木板绳索,加入造桥大军。

“桥造好了,可娃娃们看着脚下的大水发憷。”文天立每天在桥上穿梭,一个接一个地护送学生过河。这一送,便是20年。陶龙村小也从未出现一例因洪水导致的安全事故。

“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趟不过的河”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磨砺出文天立不向苦难低头的性格。在同事们眼里,他目光如炬,是能“拿主意”的好大哥,在学生心中,他温厚如慈父,是擎着火把的领路人。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是师者的本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灾难来了。

“地震!”“赶紧撤离!”

正在给五年级上数学课的文天立,一声大吼,带着班上的孩子冲出教室。惊魂甫定,学生们又眼看着他折回教室。文天立小跑着,焦急地用目光扫过每一间教室,确认是否还有未及撤离的学生。

最后一间教室,让他的心骤然一紧,学生高伟被突如其来的剧烈震动吓懵了,僵坐在座位上。文天立来不及犹豫,一个箭步,抱起他跨出教室。

可越来越强的地震波,把用水泥和沙砌成的教室瞬间撕碎。轰隆一声,文天立和怀里的学生被倒塌的墙体掩埋。

“先救娃娃,先救娃娃!”村里人发现文天立时,他意识尚清,用微弱的声音不断求救。他从废墟中被掏出来时,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而陷入昏迷。等他再次苏醒,已经过了3天,被告知肋骨骨折、腿骨骨折、腹腔积血。

这场大灾中,因老师们临危不惧、勇赴大难的担当,陶龙村小113名学生,仅以2人死亡、2人轻伤的极小伤亡率保障了绝大部分家庭的幸福和完整。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这是老师的本能。”躺在病床上的文天立,身体动弹不得。过往的一幕幕,像电影胶卷一样,哗啦啦地重现。

在半日制巡回民小,学生家庭普遍艰难,孩子上学就意味着家里少了劳动力,这让在土地里刨食的乡亲们很是无奈。为了提高家长送子入学的积极性,文天立摸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一连5年为班里26名学生垫付学费。那时文天立一年的工资仅有不到100元,垫付学费就花去了一大半,而自己只好省吃俭用,衣服、裤子、鞋子,补了又补,“疤上重疤”。

“我家里还有6个弟弟妹妹,都眼巴巴望着我,可我没能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文天立常常自责不已。

文天立的母亲却总是教育家里的子女:屋里再苦,没得残疾人苦嘛?没得五保户苦嘛?苦,咬咬牙就过了,全家都要支持大哥的工作。

“许多人祈求生命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此刻的圆满与承担。”文天立在备课本的扉页上,袒露了自己的心迹:老师的爱心,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

青川人一生都在“寻路”,要让他们知道教育才是出路

被大山团团围住的青川人,从未停止对路的探索。秦汉之际,青山先民劈山斩棘,得阴平小道,勾连陇蜀;如今广(元)甘(肃)高速纵贯全境,天堑终变通途。

挣脱大山的束缚易,挣脱思想的束缚难。

文天立爱家访,一个学生也不放过。山里的天,像娃娃的脸,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又风狂雨骤。穿着整齐出门,到了学生家中,已是满身泥泞,文天立乐此不疲。

可学生家长的的态度让他展不开眉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只能打洞”,“我们农民家的祖坟上又没长‘弯弯树’,念书有啥用?人家出去打工,一年挣几万元!”

老百姓对教育的态度不积极,根儿上还是因为贫穷。而这样的家庭,文天立就常常去家访。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再多几次。一进学生家门,拿个背篓倒扣起来,坐在上面就跟家长夸学生:你家娃娃记性好,念书厉害,将来有大出息!有时候,直接跑到田间地头,盘腿坐在田埂上和家长摆摆“成功案例”。

勤跑腿,磨嘴皮,在文天立的鼓动下,不少家长下了决心:砸锅卖铁也要把娃娃的书供出来。

文天立不敢辜负任何一个学生,他自己也是农民家庭走出来的,深知农民的不易。

在红光乡的市集上、商店里,经常有一个身材魁梧,但步履蹒跚的老者,带着一群活泼的孩子,走走、停停、摸摸、看看。老乡们知道,文老师带着学生实践来了。

“比如讲重量,我会让学生感受,一个鸡蛋有多重,一袋白糖有多重,让他们去操作杆秤、板秤、电子秤,帮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理。”文天立说,只有让数字与孩子们的生活产生关联,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兴趣去探索。

在40年教学生涯中,文天立总结出了“依据学生生活、用活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兴趣、重视自主学习,强化合作交流、落实生发互动,抓好知识迁移、推进内化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流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逐步建立形成学科相连、互融互包的知识链条。

而他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成绩年年位居片区之首,在全县的教学评估中也名列前茅,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赞誉。不少家长慕名而来,央求学校把孩子送到文老师的班上。

文天立即将退休,告别他热爱一生的三尺讲台。他说树老根多,人老梦多,他常常梦到自己在那条一尺宽的小路上穿行,时而侧身,时而匍匐;他又常常梦到,自己和学生走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路边开满望不到尽头的小花。是的,路已经成了文天立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意象。

如今,一条条“有形路”,能承载青川人走向天南海北;而文天立倾尽一生修造的教育这条“无形路”,直抵百姓心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