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着力改造薄弱学校、控辍保学、济困助学、提质增效

让贫困学子收获幸福的教育生活

《教育导报》
2018年第89期(总第3226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记者何元凯文/图

营山县回龙中心小学,李子曦和小伙伴们搬进了新教室,而他更高兴的是,学校有了一片崭新的球场;

带河乡小垭村的韦韦(化名)更爱笑,智力发育迟缓的他进入县特殊教育学校,终于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金秋助学”圆了太蓬乡贫困学生冯玟霖的大学梦,进入重庆大学才一个多月,她已经定下了考研的学业规划。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教育,应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这个秋天,营山县的学子们各自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营山县一项项有力的教育扶贫工作,让老百姓愈加坚定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信心。

加大投入

家门口上好学不再是梦

“快传球,快传球。”孩子们满头大汗,小脸通红,记者近日走进营山县回龙中心小学,新建的五人制足球场上,新来的体育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音乐功能室里歌声嘹亮,音乐老师正弹着乐器,教孩子们唱歌。

“借着全县薄弱学校改造的东风,仅学校就获得800万元的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回龙中心小学校长杜辉说,新增教学场地后,学校在开学前就对各个年级重新分班,解决了大班额问题。新建的综合楼配套了微机、音乐、舞蹈、美术等功能教室。

“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梦想已变成现实。”营山县教育局局长蔡红兵自信告诉记者。

49名学生的千坵村小学,用上了电子白板,拥有了高标准配置的微机室。“教学条件改善了,还有‘梯度支教’的措施解决了小规模学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该校教师陈中秋欣慰地说。

据悉,营山县连续3年实现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目前已累计投入1.7亿元,为39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新建及改扩建校舍64000平方米、运动场7481平方米,建立留守儿童之家92个、乡村少年宫15个。”副局长夏小军说,全县53个乡镇已全面实现乡乡都有标准中心校。

在全县薄弱学校改造的同时,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和随迁进城农民工子女增多、县城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营山县统筹各级资金14亿元、划拨土地800余亩,实施县城“五校三园”项目,新建扩建学校、新增校舍11万平方米。

走村进户

希望之光照耀每个角落

8岁的韦韦坐在教室里,因智力发育迟缓,他比正常孩子显得多动,不能正常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孩子都8岁了,之前,我真不知道该送他去哪儿读书?”韦韦的父亲龚先辉2008年在浙江务工时因车祸失去了右腿,母亲在韦韦出生三天后便离开了他。龚先辉告诉记者,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去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了新房,他在家种植了柑橘和西瓜,日子越来越好,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妥善解决。

这个秋天,与韦韦一样,共有25名残疾儿童走进了营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另外新增6名残疾儿童接受送教上门)。营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英说,学校组织老师在全县乡镇和社区开展特殊教育招生和教育扶贫政策宣传,让更多残疾儿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为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构建了“行走课堂”,2018年已送教上门550次。如今,该县已形成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重度残疾儿童特教学校就读、中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就读的三级教育网络。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营山县积极落实“县长、乡长、校长、村长、家长”五长责任制,实行定期调查登记机制,逐一摸排全县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适龄学生就学情况,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信息台账。在此基础上,推行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构建联控联保机制、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以及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劝返辍学学生回校读书。

国庆假期,营山县城北实验学校副校长罗柔刚与初中语文教师杨平一道,来到安化乡柏木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唐兴贵家中,为其读初三的女儿唐艳送教。杨平让唐艳做了一套语文试卷,并对如何学好语文给她指点迷津。

据了解,营山县教育局推行领导包片、股室包校、校长包村、教师包户“四包”责任制,开展“一对一”宣传,引导学生家长、贫困学生、“问题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落实“每周1次学习辅导、每月2次心理疏导、每学期3次家庭访问”措施,并向其家庭发放资助政策明白卡,帮助申请扶贫助学金。

精准资助

及时雨洒向困难家庭

尽管才入学一个多月,冯玟霖定下了目标——考研。今年,营山县太蓬乡贫困户学生冯玟霖被重庆大学录取。冯玟霖欣喜之余却陷入焦虑,弟弟还在上高中,上大学的学费对她的家庭来说负担沉重。

冯玟霖告诉记者,开学前,她不仅获得了“金秋助学金”5000元,以后读大学期间还将得到4000元的持续资助;以后每年还可以国家贴息助学贷款8000元,今后读研究生还可贷款12000元。

“今年,我县共为395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197.5万元。”营山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李勇介绍,该县还设立了“地方济困助学金”,2014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360名特困教师和3800余名特困学生受益。

2016年,营山县设立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总规模达636.8万元,实施“村报、校审、乡核、公示、县批”的“五步工作法”,确保为困难家庭送去“及时雨”。

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免学费、免教科书、免作业本和营山餐膳食补助的基础上,营山县据实减免了学生的教辅资料和保险等费用,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入学“零缴费”,建立起从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系列教育帮扶机制,希望实现“培养一人,脱贫一户”的教育帮扶目标。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