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成为教育的底色

——写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

《教育导报》
2016年第79期(总第2976期) 导报一版

长征胜利80年了。

1936年,一支衣衫褴褛且心怀理想和信念的队伍在围追堵截走过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他们从绝境走向希望,从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中,带领人民走向民族的复兴;他们用鲜血染红大地,让星星之火燎原,使闪闪红星照耀中国,把红旗插遍神州大地,让红色成为了国家的底色!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风云,更是一段被称为“奇迹”的历史。历史,不仅仅是教育的内容之一,历史往往是教育的本身,因为它总是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总是不断给后人带来新的启示。

长征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吗?长征是艰苦卓越、英勇无畏的精神吗?长征是向死而生、绝处求生的无奈选择吗?长征为什么激励着无数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奔向陕北?长征究竟是什么?

80年来,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这段历史对话,回顾和解读其中的无数艰险和惊天逆转——过雪山草地,吃草根皮带,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嘉陵江……盘古开天,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壮举。数万红军经历的艰难困苦令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他们面对艰险的精神和勇气更是让人景仰和振奋:长征凝聚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体现出百折不屈、勇敢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大局至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渗透着敢于冲破教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0年来,长征已是中国人心中集体记忆,化作一种长存于世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困境的节点,长征精神已然成为了中国人民寻求超越的精神支点。

长征激励着我们从历史走向未来。回顾历史,作为川人会更加自豪:1932年,红四方面军挺进大巴山,建立了以通江为首府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当年,23万通江儿女有近5万人参加红军,到新中国成立时仅幸存4000余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廖承志、徐向前、许世友等在这里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运筹帷幄近3年之久。这里诞生了共和国446位将军,他们历经空山战役等数百次战斗,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六路围剿”,踏上了长征之路。在毛浴镇召开的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会议上制定“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成为光耀千秋的“红军精神”。

红军历史和红色元素是大巴山教育的重要资源。通江县有红色教育“露天博物馆”之称,全县红军遗址、遗物、文物、革命旧(遗)址、纪念建筑物共216处,红军石刻标语3000余幅,遍布通江城乡。在毛浴古镇下街嘉靖门城门上,1933年4月,红军33军政治部秘书长魏传统亲笔书写石刻标语——“实行共产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等标语至今保存完好。恢宏而令人震撼的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埋葬25048名红军烈士,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红云崖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被国务院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保存完好的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党校——川陕省委党校和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居住和办公的“五一村”、“空山坝大捷”等旧址。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史上,长征以及红军文化展现出一幅幅荡气回肠的壮丽画卷,为后人留下了深邃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将这些宛如珍宝般的资源应用在教育工作中、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悉心思考的问题。

80年来,长征成为了一部百科全书。不了解长征,就无法了解党的历史;不了解中国革命史,就无法懂得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读懂红军,读懂二万五千里艰难险阻,就是读懂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历史和苦难的人生。让广大青少年,通过理解红军精神,就能领悟的人的潜力、创造、信念、理想带来的无限可能,就能以大无畏的精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红色成为教育的底色。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