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校园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教育导报》
2019年第16期校园周刊(总第3273期) 导报三版

为校园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本报记者周睿

校园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提高教育系统的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和水平?怎样建立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体系?近日,为期3天的成都市校园安全应急管理与教育校长培训会在金堂县召开,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的中小学校长及安全科室负责人等近400人齐聚一堂,为守护校园安全筑起一道“防火墙”。

此次培训会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市华胜司法教育学校承办。围绕学校安全应急管理与教育工作,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部教授佘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哲玮带来“应急安全与安全媒体舆情危机处置”“学校安全应急防范与技能”专题讲座。聚焦校园安全管理这一核心问题,与会人员还以校长沙龙、经验研讨等形式,通过分享校园安全应急教育、管理等经典案例,共同提升成都市教育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守护校园安全

成都市教育系统妙招迭出

“每天的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我们有一支‘爸爸护卫队’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金牛区教育局安全办主任付晞的交流发言引来一阵热议。他表示,金牛区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创建多方联动平台,共同保障校园安全。早在2014年,金牛区教育局便联合金牛区公安分局成立了校园警务大队。由10名民警组成的校园警务大队专职负责指导学校常态化安全防范、依法依规处置突发事件、协调化解涉校纠纷等。此外,金牛区还探索出“一网多格、全员参与、整体联动”的校园安全四级网格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校园安全工作“点上有人管、线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

“除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校园安保,抓好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是关键。”成都市全兴小学校长陈锐表示,目前,学校专门设置了一间安全教室,针对学生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交通信号灯、心肺复苏装置等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及家长安全知识的普及。在七中初中附属小学校长刘靓看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还要积极发挥“家长义教”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学校安全教育多元化。在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学生家长常常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一堂堂生动的地震防范和火灾自救等安全知识课。

加强校园风控机制

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安全素养

面对校园突发事件应该怎么办?学校又该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此,成都市教育局首席法律顾问、中国应急学会校园安全委员会委员冉桦表示,学校负责人要从加强校园安全、户外活动风险、特质生风险等校园关键风险节点与防控,全面普及教管责任界定、家校共育、教师行为自我保护等专业法律知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控机制,完善校园危机公关应对机制等方面着手,为校园筑牢安全屏障。

“通过网络平台、专题培训等安全教育手段,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安全素养。”成都市教育局安全管理处处长徐勇表示,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全市教育系统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提升学校在面对灾害事故、意外事故时的应急管理水平。近年来,成都市教育局通过网络平台、专题活动、安全体验、应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手段,有效提高了全市中小学生安全素养。同时,成都市教育局还通过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细化学校安全工作措施,强化人防机制与应急体系建设,抓好信息化融合升级等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