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请给孩子一点空间

《教育导报》
2019年第82期家教周刊(总第3339期) 导报三版

■廖天元

我对母亲一直有一些抵触。发现这个事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这个念头实在是有些奇怪。外人看来,我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怎会对母亲有抵触情绪呢?

价值观冲突不断

我的母亲在老家,我经常开车回去看她,给她生活费、买衣服。但我清楚地知道我怕和母亲相处。这个“怕”,是无可奈何,也是一种愤怒。这种情绪一直被我深深压抑着。

去年,儿子高考前夜,母亲兴高采烈地给我打电话,说:“让孩子放心考试,他一定会考一个好学校的。”母亲语气坚定、乐观,不容置疑。我知道儿子的实力,如果他正常发挥,能上二本院校就不错。所以,我仅把母亲的话当成祝福。放下电话的一瞬间,我突然有种预感,母亲是不是做了什么?

谜底很快揭晓。父亲一会打来电话,说:“你放心,你妈吗前几天去了药王谷,孩子考试没一点点问题。”药王谷?我问父亲:“那是一个什么地方?”父亲的笑声透着尴尬,说:“就是一个菩萨,很灵验,来去要两天。”

我一下就明白了母亲的底气来自哪里。她一定是把我给她的钱,以无比虔诚的心情给了菩萨,又在菩萨面前点头哈腰说了许许多多的好话。想到这里,我一阵无奈。

母亲原本和我住在一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下班回家,看见家里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热菜满桌,感觉自己幸福得不得了。但母亲有个习惯,每到吃饭时,她就给父亲打电话,常见的句式是:你吃饭了没有?炒的什么菜?不要放盐,盐吃多了不好。你把鸡喂了没有?那个白鸡经常跑到菜地下蛋,你去找找。……

儿子皱着眉头,一言不发。我给母亲使眼色,母亲的声音才小了一些。

挂了电话后,母亲又给孙子夹菜,可孩子忙把碗端走,说:“婆婆,我自己来。”

我听得出,儿子的语气有些烦躁。但看在老人的好意上,我只好示意儿子接受婆婆的好意。

母亲每天起得很早,一次,我发现她从儿子房间里出来,她一看见我,就说:“孩子居然掀铺盖,我进去看他时,全身都没盖。”

就在这一刻,我下定决心。我说:“老爸一个人在家,有个小毛病没人照顾。”母亲一听,耿直而痛快地说:“那你好好照顾孩子,我就回去了哦。”母亲似乎没有察觉到我的计谋和不满。

我进儿子的房间,一定要敲门的。儿子的房间,是一个地理空间,更是他的权利空间,如果儿子突然醒来,发现婆婆看着他,会不会认为被侵犯了隐私呢?

但母亲怎么想得到这些呢?无奈之下,我只好找了个理由把母亲请回老家去。

保持一点距离更好

母亲回了老家后,电话多了起来。早上,她会打电话提醒我,喝一杯白开水养胃。夜间,她会打电话,让我早点休息,别熬夜。

有一天早晨,我正要上班,母亲的电话又来了,说:“今天不开车上班吧?”我问:“怎么了?”母亲不愿意多说。我又问:“是不是昨晚你又做了什么梦?老妈,你一天事真多!”这话有些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母亲再也没有给我打过电话了。

母亲过多的电话让我感到我的空间被严重侵犯,又不忍心打破母亲的好意。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门卫递给我一个包裹,是父亲寄来的。我打开一看,是七八双手工扎的鞋垫,每双鞋垫密密缝缝,色彩艳丽,造型美观,是母亲的杰作。我立马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听到我收到鞋垫后开心极了,说:“以后我多给你做几双。”

我默默把鞋垫装进儿子的鞋里,也装进自己的心里,心里有些苦涩。一瞬间,我想起了母亲对我沉甸甸的爱和许多付出,我想让母亲过来一起住,但转念又忍住了这个念头。或许,这样的距离对母亲和我来说,更好。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