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愤怒”的孩子

《教育导报》
2019年第103期家教周刊(总第3360期) 导报三版

■廖天元

儿子初中开始有了晚睡的习惯,我曾偷偷从窗户外观察他,他斜歪着脖子,手拿着笔,有时在思考,有时在计算。看着用功、努力的孩子,我也不免心疼几分。高中后,儿子睡得越来越晚。有时,我已经睡了一觉,半夜醒来,还能听见他在厕所里洗脸的声音,洗了好久都不见出来。我始终想不通,他这个脸究竟有多大,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打理。

之后我发现,他这种所谓“熬夜苦读”的努力,是一种恶性循环。晚上缺失的瞌睡一定会在白天找补回来。很多次,孩子班主任都给我打电话,问我:“孩子上课为什么经常打瞌睡?”我也无奈,对于孩子晚睡的意见越来越大。

儿子突如其来的崩溃

这一天,我和儿子因为晚睡又发生了场战争。半夜起来,我发现他卧室的灯还亮着,忍不住喊了一声:“睡了哈。”我的语气不太温柔,传递的情绪也有些烦躁。按原来的剧情,儿子会立即回应:“马上!”这个马上,等同于餐厅服务员的回应,还是会拖沓很久才睡,但好歹是一种态度。

结果今天,房内的儿子却没有任何回应。我又隔着门喊:“睡了。”里面还是没有回应。我有些愤怒地问:“你为什么不睡?”这下,我听到儿子回应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睡!”明显,语气极度不满。

“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会知道?”我声音提高了八度,说:“你是不是翅膀长硬了?觉得我管不了你了?”

儿子突然把门“砰”地一声打开,进了卫生间。我傻傻地立在门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我听见儿子在里面跺脚,听见他撕碎了洗脸帕,还听见了抽泣的声音。我开始有些担心。

好在妻子出面,缓和了我和儿子的矛盾。儿子打开卫生间门,双手捧住脸,哭得撕心裂肺。他倒在妻子的怀抱里,那么大一个男孩,看上去像一个婴儿。

儿子向我们哭诉了几件事:一是小时候转学过来时,他才8岁,无法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可我和妻子没有及时关注他的情绪变化,令他感到孤独;二是他小时候,我因为担心出危险,不允许他在小区院子里骑滑板车;三是我当着他的面,表扬别人家的孩子。

儿子的一番“控诉”让我和妻子眼泪汪汪。妻子告诉我,以前,我们夫妻吵架,寒冬腊月,孩子经常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门外偷听,冻得瑟瑟发抖,直到屋内安静了才回床上睡觉。

妻子的话让我情绪终于崩溃,我一直以为孩子的问题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可没想到儿子非常缺乏安全感,背负了很多我不知道的负面情绪和愤怒。我更没想到我和妻子的吵架也给他带来许多不安。

他幼小的心灵盛不下他的愤怒和不安,所以他拖延、晚睡。只有在夜晚,他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听我的催促。可悲的是,我知道得太迟。

心理学家王学富说过,许多父母来自一个遭受过多剥削的时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里留下未察觉的创伤,以至于他们之后会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一方面,他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学业上对孩子产生过高期待与强求。面对现实的竞争压力,他们会用自己的经验和自以为正确的真理压制孩子的思考。

幸运的是,还好儿子最终将他的不满和愤怒表达出来了。我“看见”了孩子的表达,也开始自我反思。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

很久后,我才读到纪伯伦的诗歌——《论孩子》: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我想这诗一定诞生了很久,这个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早就去世。但我不后悔这么迟才读到他的诗歌。有些事,永远需要等待机缘巧合。不早不迟,才是最好的相遇。

过早,我也不会理解这首诗。我不认为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我自知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例如,陪伴、引领,我做的都不够。因为许多不得已的原因,儿子在孤独中长大,陪伴他更多的是爷爷奶奶。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亲的责任是引领。世界那么大,孩子需要父亲牵着手,去经历风雨的洗涤和磨炼,找到人生的方向。道理都懂,可在实践当中,却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我有时间和儿子呆在一起,却找不出什么事让孩子开心起来,更多时候,我习惯用眼神“杀死”他诸多想法,削弱了他的表达欲,砍断了我和儿子沟通的桥梁。

我确实把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他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却不再与我沟通,做我的朋友。我忘记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忘记了孩子都有一个精神胚胎,他们会按着自己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

经过一晚上的反思,第二天,我给儿子发了一条微信:“儿子,你是我和你妈妈唯一的孩子,也是唯一的依靠。我已经看到你的努力,你不需要再给我证明。过去的伤害就让它过去。儿子,原谅我不会当父亲,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需要好好学习。”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