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高度”

《教育导报》
2019年第108期新闻周刊(总第3365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鲁磊 倪秀 董志文

成都市金建小学学生参加“金牛绿道行”课外实践活动(黄益 摄)

公元前143年,蜀郡太守文翁“起石室精舍于市中”,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从此,“蜀学之盛比于齐鲁”。有人说,这里自古崇文尚教,积淀深厚。

1996年,完成“普九”任务,2005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3年,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副省级城市。有人说,这里时刻走在改革发展前沿。

如今,这里教育人口体量庞大,教育需求日益多元,“城镇挤、乡村弱”、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等问题愈发凸显,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有了新标准,民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优质化有了新期待。有人说,这里正面临新时代接踵而来的机遇和挑战。

这里是成都。当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入“2 .0时代”,成都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正朝着“优教成都”前进。

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

科学布局规划,重塑教育空间格局

坐着地铁去成都东郊赏花观鸟,是近几年成都市民最热衷的一项活动。

不少细心的人发现,坐落于青龙湖畔的青龙湖小学,一年一个样,“过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是四时景不同,校园胜花园。”

学校也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校本课程建设,曾经位置偏远、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学校终于“打了个翻身仗”,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与时俱进,走在了发展“前沿”,成了不少城市学校争相参观学习的“样板”。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乡村学校。

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出门100米,就是成都的母亲河锦江。沿着锦江,有一条绵延百余公里的绿道,串连起武侯祠、万里桥、百花潭、杜甫草堂等人文圣地。

“每走一步都是美景,都有历史和典故。”红专西路小学把语文课、科技科、劳动实践课的相关部分,都放到了绿道,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自然、人文之美。

过去,城市学校场地狭小、环境受限,如今,成都已建成不同等级的城市绿道近三千公里,依托绿道开展起来的特色课程、“绿道研学”、社会实践活动,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让城市变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学校”、“大课堂”。

城乡学校的变化,既是成都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投射出成都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性巨变。

2000多年前,蜀守李冰开都江堰,让位于龙门山脉与龙泉山脉之间的川西坝子,变成“天府之国”,也将现代成都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固定了下来。

今天,成都已经发展成为实际人口超2100万的特大城市。反映在教育领域,“城镇挤”、教育公共服务跟不上的问题亟待破解。据测算,按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每年需要净增学位超过7万个。

破解“城市堵”、“教育挤”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

去年,通过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描绘了“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的宏伟蓝图。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成都市坚持“城市更新到哪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产业布局到哪里,教育就配套到哪里”,率先科学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以适应城市空间布局调整。

2017年以来,成都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局修订编制了《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涵盖全市22个区(市)县,并统一编制要求和技术标准,真正做到“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共同打造“优教成都”。

为了保障规划落实,2018年元旦前夕,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统筹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促进全域成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新建学校方面,成都市要求严格落实公办学校建设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交付使用”,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和义务教育学校“交钥匙”工程。

《意见》还明确了通过“新优质学校”培育、指标到校生等政策倾斜和扶持,重点支持一大批像青龙湖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教育特色、内涵发展。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成都教育的空间格局也在经历重塑,学校建设不再是“撒胡椒面”。未来,根据城市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以“15分钟”为半径,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着眼“全域”着力“县域”

以“基本均衡”为基础,推动资源最优配置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位于“西控”区域的蒲江县,是以丘陵地形为主的农业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成都市的1%。就是这样一个生态功能区,并没有因为财政状况,影响教育投入。

蒲江县教育局局长杨忠云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在近两年蒲江县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中,全县教育装备提升总资金9934万元、环境改造资金200万元、运动场改造共投入资金3395万元……投入水平并不比其他区域差。

教育兴,城市兴。县域兴,则全域兴。

根据这样的思路,成都市要求区(市)县政府健全“扶弱保底”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和“城乡统一、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要求教育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保障学位严重不足地区和薄弱学校需要。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资源配置也应保持动态。成都市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统筹”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中心城区给政策、近郊区县给补贴、远郊区县给倾斜”的思路。

一方面,项目经费实行分担和支持的“动态倾斜”制度。例如,为期3年、总投入40多亿元的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分别各自承担100%、70%(或60%)和30%(或20%),其余由市级承担。以近年来蒲江县的教育投入经费为例,运动场改造投入的3395万元资金,按照市县7∶3比例分担。而环境改造的200万元资金,全由市级承担。

另一方面,制定《成都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在成都,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两年就会有一次动态调整,并且实行市县两级共同保障机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也建立了逐年调整增加制度。

务实而灵活的制度设计,“让钱花在了刀刃上”,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成都正营造着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不管近郊、远郊,不论什么层次的学校,都能得到发展所需,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教育因城市而兴 城市因教育而强

让教育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带学生走进大学的各个学院,进行“访问学习”和“职业体验”,如今已是成都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必修课程”。

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何羽说,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听懂多少,更重要的是大学文化的熏陶,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颗关于“梦想”的种子。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大学校园里长大的孩子更加‘大气’。”

在大学中办“小学”,在小学里办“大学”,是成都市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好学校建到群众家门口”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成都市通过名校集团发展、学校结对帮扶、委托管理以及“新优质学校”培育等多种方法扩大优质资源,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一定程度面临“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急需进一步创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法和路径。

放眼成都的教育版图,64所在蓉高校,无疑是一座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富矿”。

2018年,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校地共建高校附属学校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校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培育共建附属学校的优势学科,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目前,成都市武侯区、成华区与川大、电子科大分别就4所附属学校形成了新的共建策略,双流区、龙泉驿区、新都区等三地与驻地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南石油大学4所高校加强合作、建立机制,实现环高校的学前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共建共享,初步探索了环高校基础教育发展生态圈的不同构建模式。

到2020年,成都市还将通过校地共建、校校共建的方式,新办15-20所高校附属学校。

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更优质量教育的需求,是打造“环高校基础教育发展生态圈”的“原动力”,更是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打造“优教成都”的初心。

为了这颗“初心”,成都不断发力:

——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大力提升教育供给水平。近两年来,每年妥善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超过35万人,占四川全省的70%。

——持续深化改革,打通机制体制障碍,优化校长教师“动态交流”制度,推广“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改革,为中小学发展“松绑”、“赋能”。

——2017年,“成都数字学校”上线,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成都市名校、名师资源结合,为成都市中小学生打造随时、随地、随需的数字化“无边界”学校,惠及全市22个区(市、县)的1500余所学校。

——2019年,成都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域教育联盟发展的意见》,着力推进区域教育联盟发展与“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相呼应,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管理壁垒、权属壁垒,实现全域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

坚守“城市发展为人民”的初心,践行新发展理念,成都教育发展的品位越来越高,路子越走越宽。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