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和创新中铸魂育人

——成都市簇桥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教育导报》
2019年第141期校园周刊(总第3398期) 导报二版

教育就是传承,更是发展和创新。小学教育如何切实担负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如何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小学生的心中?

近年来,成都市簇桥小学坚持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开展了多彩的校园活动和丰厚的文化滋养,致力于“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传下去”,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和学习传统文化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校园里不断升温。

行“诗教”:不惧“大语文时代”的挑战

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簇桥小学的答案是——从“诗教”入手。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古诗。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28篇,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7%,平均每个年级21篇左右。由此看来,“诗教”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簇桥小学,“读经典、诵经典、写经典、悟经典、用经典”早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以“弘扬国学文化浸润真善礼仪”为国学教育目标,通过“一学、二听、三演、四赛、五写”五条途径,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课程按“学校、年级组”两个层面来设置,每个层面有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与课程监测。全校师生在三级国学经典教育的课程实施中,有序进行学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上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坐在座位上,齐声跟读。簇桥小学的铃声设置很有特色,以吟唱为主,内容是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古诗词或《三字经》等经典内容。同时,学校下发与铃声内容一致的文本,由语文老师带着学生跟着铃声诵读。放学时,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诵读经典内容,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记忆了许多经典诗词内容。

“国学经典看似诵读,实际上修的是沉静之气、专注之力、敬畏之心和创新精神。”学校党支部书记詹福军认为,诗性教育,可以启蒙学生对于语文的热情,激发出孩子的悟性和灵性,这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和难点。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通百通的,学会理解诗,在学现代文的时候就更容易。因此,学校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含义和寓意,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创载体:特色课程呈现“传统魅力”

走进簇桥小学,校园一派生机。大课间的空竹操极具特色,小小空竹在学生手里上下翻飞,充满韵味的传统民乐声响起,同学们一边完成抛接动作,一边和着音乐吟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同学们声音洪亮,热情高涨。“这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詹福军说。

“小小空竹”传承中国文化。自2009年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引入学校以来,通过“三进一表演、两节一赛”培养具有两个层次六种品质的簇小“空竹娃”。如今空竹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在区域内、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了一定影响力。

“悠扬旋律”浸润中国文化。聆听簇桥小学民乐团的演奏,灵动的古筝、清脆的笛子、刚柔并济的扬琴、气势磅礴的中国鼓,尽显中国传统民乐的魅力。民乐团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还在校外表演与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通过音乐课堂引入民族乐器葫芦丝,合唱节加入传统吟唱,艺术节经典吟诵年级展演等形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音乐教学及艺术活动中。

“学科整合”融合中国文化。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书法教育,同学们可以用绘画、书法等形式,在灯笼、扇面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物件上自由创作,还开设了学生软笔书法社团。传统体育项目、经典国学、传统民乐、书法、美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浸润,为学校开展高水平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支撑。“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校园,重点是融会贯通。要将优秀文化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詹福军表示,希望通过小学6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更多腹有诗书、谦恭有礼的“窈窕淑女”和”谦谦君子”,传承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

打底色:将“文化自信”根植心中

推动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自信,让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动力,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凝聚起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我们不仅看重体育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音乐学习中的感染与熏陶、诗词学习中的教学与引导,还要求学生按照传统文化里的做人准则自我约束,守住中华文化的根。”詹福军说。

以诗词教育为例,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史哲知识,其精华部分更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集中反映。下一步,学校还将分“孝亲”“礼仪”“清洁”等类别进行集中指导,并要求学生把“读—诵—悟—思—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经典作品构筑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始终向前发展的内生力量,也是奠定世界大国地位坚实的文化基础。”詹福军说。

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各项文艺活动中,学生吟唱诗文歌曲、编排小品短剧、演绎古代人物、演奏古典名曲,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体味传统文化魅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和感悟。同时,“中秋佳节话团圆”“敬老爱老行孝心”“勤俭节约养美德”“喜迎元旦”等中华传统文化和真善礼仪的德育活动,展现青少年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学校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窥见历经千年依旧闪闪发光的民族智慧。”该校家长纷纷表示,在簇桥小学,“修身正己、诚信自律”的传统文化精髓已深入每一个师生心中。

(何明霞 朱奎娟)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