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儿子 写检讨

■张志松

《教育导报》
2019年第158期家教周刊(总第3415期) 导报三版

一天,儿子在家里不小心打碎一只碗,怕我们知道,就不声不响地收拾了摔碎的残渣,悄悄下楼扔进垃圾箱。儿子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不会露出马脚,可谁知没过几天,还是被细心的妻子发现了。

妻子这天打扫卫生,见地上有一只黄豆大的碎瓷片,再想到家里似乎少了一只碗,便将怀疑的目光落在儿子身上。儿子知道瞒不住了,只能老老实实地将事情原委说出来。

本来这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可妻子不罢休,非要儿子写检讨。我正好下班回来,刚打开门,就看到儿子含着泪坐在桌子旁。得知原委后,我立刻阻止了妻子这种毫无道理的处罚行为,并且当场撕毁了儿子刚开始写的检讨书。

见我怒火冲天,妻子一脸惊愕,像不认识我似的。我看戏演得差不多了,马上把妻子拉到一边,说:“儿子就打碎了一只碗,有必要让他写检讨书吗?儿子还小,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免不了闯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理解儿子的行为。”见妻子若有所思,我继续说:“你想想,儿子也不想打碎一只碗,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知道错了,收拾了残局,我们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妻子听了,还是心有不甘:“我让他写检讨书,就是让他长长记性,这样他以后就少闯祸了。”我一听,不大赞同地说:“儿子闯祸固然不对,但哪个孩子没闯过祸?如果每个孩子都在家里小心翼翼,非常听话,确实不会闯祸,但也失去了他们本应有的性格。”妻子也开始反思,她问:“那检讨书就不写了?”我摆摆手:“当然不写了。你现在让他写检讨书只是‘表面检讨’,他心里可不一定认同。我们应该让他从心里认识错误,做事不要莽撞,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用这种处罚行为逼孩子就范。”一席话,说得妻子频频点头。

随后,儿子见我们没有再让他写检讨,立马主动承认自己打碎了一只碗,反省做事不应莽撞,更不应做错事了还瞒着家长。看着知错就改的儿子,我和妻子欣慰地笑了。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知错能改、犯错敢认的家庭环境,而不是一味地用惩罚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却不给孩子承认错误的空间。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关键在于,他能从这次错误中醒悟什么,能收获什么样的成长。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