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发的教育思考……

◆山东省青岛上清路小学袁淑娟

《教育导报》
2020年第21期(总第3438期) 导报三版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还会像以前一样,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每天沉迷于我那三尺讲台;每天陶醉于我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之间。

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整个世界的秩序打乱。年前看过一个“未来已来”专题片,当时我想,未来遥不可及。而今,未来突然到来,让在讲台上工作了近三十年的我措手不及。全新的教育模式、全新的授课方法给了我全新的挑战,这场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什么?

未来已经到来,显然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止步不前。教研从办公室转移到网上,管理从学校来到了“云端”,课堂从教室转到了直播间……短短几个月,居家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形态,几乎全世界的孩子都进入了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学生真正被推到了学习主体的地位上。而与教学模式转变相对应的是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变。已经多年不再学习现代化技术的我,不得不短期内学会了网络授课、网上管理、云端交流等以前想都不会去想的技能与技巧。

互联网教学已成为教育基础条件,互联网教学技术已成为广大教师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教学技能。作为教师要跟孩子一起拥抱变革中的社会,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只有随时掌握全新的教学技能才能驾驭未来社会教师这个角色,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什么?

未来社会,我们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仅挂在嘴边。未来的学习方式更多地是体验式学习、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基于场所的学习,作为学习者主体的孩子,要学会和适应通过合作的方式,利用身边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去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未来社会的构建者,要为自己而学,只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个性化的学习。

我们过去关注的重心大多在于知识的教育。而这次居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律性管理的重要性,学习质量的差距都是因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同而产生。这也充分暴露了过去教育过于重教书、轻育人的弊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疫情也告诉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别人,必须学会自我管理,掌握自学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哪一天,没有了网络,没有了大人的监督怎么办?那时候,我们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

相比较能力教育,未来社会,我们更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怀教育。

要爱自然,有敬畏。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在全世界人民都在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懂得了太多。要教育学生学会处理好人类与未来的关系;要敬畏自然,处理好人类与灾难的关系;要关爱自己,处理好人类与自己的关系……对自然的敬畏是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基础。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要有责任,懂担当。从疫情爆发到一声令下,全国各个省对口支援湖北,武汉一夜封城,神奇地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一夜投入使用……灾难面前,更多地看到忙碌中的井然有序、苦痛中的守望光明。

要爱国家,懂感恩。当疫情在全球爆发,当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我们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骄傲。我们要爱祖国,懂感恩。

有人说疫情是一场战争,我觉得疫情更像是一场大考。愿教师们利用这次大考,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上深入变革,最终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